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她自問無愧於虞府任何一人,自然也能坦然提及。
府裏發生的一應事,祖母沒有刻意瞞著虞善思,虞善思也到了明辯是非的年歲,她不會費心去解釋什麼。
她隻做一個嫡長女,一個世族女子,一個長姐該做的。
恰如其分。
不多不少。
問心無愧。
僅此而已。
她和虞兼葭、楊淑婉之間的恩怨,與虞善思沒有關係,也不會遷怒到虞善思身上,虞善思心裏如何想,也並不在她計劃之內,她更不會去在意。
帶虞善思來北境,固然有“感同身受”,不忍虞善思小小年齡,就毀了一生,但更多的,卻是溝通她和虞氏之間,牽扯不斷的關聯,向虞氏族表明了,她雖然歸了母族,卻仍然心係虞氏的心意。
如此也能全了與族中的親緣,外人也不會妄加揣測什麼。
也許有人會覺得不近人情。
但是!
人心本來就是換來的,虞善思待她有幾分真心,她就回報幾分真意。
虞善思沉默了一下,這才道:“如此,也好。”
語氣裏透了幾分釋然。
江姨娘出身不錯,扶正了之後,明弟由庶變嫡,父親有了名正言順的嫡子,哪裏還會在意他這個不嫡不庶的兒子?
三姐姐犯下大錯,被送回族裏,若能安安份份地在庵堂裏為祖母祈福三年。
待三年後,成全了對長輩的一腔孝心,名聲也差不了,憑著父親對她的憐愛,高門大戶嫁不了,多備些嫁妝,配個家境殷實一些的人家,將來也能有不錯的日子,不需要他惦記。
虞善思想到了,母親被關靜心居之後,父親對他的冷待,又想到了母親被休棄之後,父親對他的厭惡態度,心裏很難受,卻終究還是做不到不聞不問。
“父親還好嗎?”
虞善思享受過虞宗正的父愛,那些年的真心疼愛,也作不得假,虞幼窈也明白他矛盾的心情:“他也挺好的。”
卻沒說,虞宗慎丁憂之後,虞宗正在朝堂之上,也不如從前順遂,在吏部不上不下,在都察院也插不去手。
已然有些力不從心了。
因為他是老大,兄弟倆早就分了家,祖母也是跟了長子,長子為父母丁憂守孝,這才名正言順。
雖沒人明著指責他不孝,卻到底還是落人口實,名聲也不如從前。
族裏雖沒明著說什麼,但多年來對虞宗正的容忍和不滿,在祖母驟然離世之後,也積讚到了頂峰。
興許虞宗正自己沒有察覺,他已經被家族邊緣化了。
少了家族的扶助和資源,過不了多久,虞宗正在朝堂上也會被邊緣化。
虞宗正貪戀權柄,利欲薰心,最終也隻會落得一個求而不得,鬱鬱不誌的下場。
結局是注定的。
所以,她從來沒有在意過虞宗正。
姐弟倆久別重逢,說了不少話,虞幼窈命人提早準備了午膳。
姐弟倆一起用完了膳,虞善思就要回書院。
虞幼窈準備了一些金銀細軟,還有不少香藥、吃食,派了車送虞善思:“我在虞園給你準備了院子,得了空就過來,若在學院裏受了委屈,也同我說,我們不主動惹事,卻也不要怕事,平常要多注意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