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0章(1 / 1)

虞幼窈淡聲道:“這件事遲早會曝露,自己主動承認過錯,避免被人牽著鼻子走的同時,還能先發製人,會令對手黔驢技窮,陷入被動。”

白太太頓時反應過來:“韓氏族一定會在一個最好的時機,將濟民堂出售次等藥材之事揭露出來,到時候白府就徹底陷入被動,白府自己站出來承認,會打亂韓氏族的算計,打韓氏族一個措手不及,白府尚有周旋的餘地。”

虞幼窈頷首:“次等藥材並不代表沒有藥效,濟民堂的藥價偏低,這也是實情,白府的名聲,固然會受到影響,卻並非不可控,白記道地藥鋪的藥材,向百姓降價出售,次等藥材半賣半送,有一句老古話叫,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軟,隻有讓百姓實打實地占了便宜,他們也不會對此太過苛責。”

有一說一,白記道地藥鋪的口碑還是不錯。

濟民堂經營多年,也確實為百姓行了一些方便,名聲也還過得去。

老百姓會吃這一套。

白府多行不義,卻沒有喪了良心,終究還是為白府求了一條生路,凡事留人一線,善莫大焉。

“這個辦法很好,就按郡主說的辦。”白太太連連點頭,如此白府雖然要蒙受不小的損失,但隻要根基還在,家業還是能重新賺回來。

但是,白老爺還有疑惑:“可一旦張氏丈夫之死的案子傳開,濟民堂陷入人命官司,百姓隻怕也不會買賬。”

郡主的辦法好是好,但前提是在,白府沒有沾染人命官司的立場上。

虞幼窈道:“這就是第二個問題了。”

白老爺一愣,聽這話的意思,這一切也在韶懿郡主的考慮之內?

虞幼窈接著就道:“白府的禍事,固然是多行不義,釀的苦果,卻也與我有些牽連,白府平白擔了莫須有的罪名,我也不能袖手旁觀,古語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白府既有向善從懿之心,我自然願意拉一把,張氏丈夫的死,既與濟民堂無關,自不會讓白府擔了這罪名。”

白老爺和白太太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

虞幼窈又道:“凡事有利有弊,濟民堂深陷人命官司,會將白府推至風頭浪尖,可隻要經衙門審理,證明濟民藥堂是清白的,也會間接證明,濟民堂裏的藥沒有問題,會更令百姓信服,白府名聲受損,但口碑不減,白府受此冤枉,才更有理由,站在受害人的立場上,指認韓氏族。”

白家夫妻激動不已,連忙跪到堂下謝恩:“多謝郡主恩德。”

……

早在白家夫妻,決定轉投武穆定北王時,就已經做好了“拿錢保命”的準備。

此事宜早不宜遲,第二日一早,白府就在襄平城所有白記道地藥鋪及濟民堂藥鋪門口,張貼了告示。

對外宣稱:韶懿郡主去龍鳳寺上香,為災民祈福,祈禱災難病疫不要降臨,白太太有幸得韶懿郡主允許,進寺目睹了韶懿郡主懿德風采,聽了寶寧寺六慧僧,慧濟禪師的《藥師經》,受菩薩點拔,決心從懿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