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章(1 / 1)

比起藩王,士紳對朝廷的威脅就小了很多。

朝廷也不會真的拿士紳怎麼樣。

大不了,等士紳敷衍國策一事東窗事發了,就推一幫小士紳出來背鍋當替死鬼。

這種事,他們又不是沒幹過?周厲王平反案,鬧得聲勢浩大,最後不也這麼平息了?!

再來一次,也是駕輕就熟。

“山陝地區也是受災較為嚴重的地區,”太後娘娘瞥向了韓閣老,語氣變得很冷:“可當地的士紳, 並沒有輔助官府,賑濟當地災民,當地大部分災民,都逃荒去了遼東,朝廷拿不出錢財賑濟災民,士紳們上行下效, 朝廷也不好責問什麼。”

韓閣老心中有一股不好的預感。

果然!

太後娘娘陡然抓住茶碗, 用盡了力氣,“砰”一聲砸到了韓閣老腳下, 接著簾帳後麵,又是一陣壓抑痛苦的咳聲。

朝臣們紛紛壓低了頭,鴉雀無聲。

半晌後,太後娘娘又道:“收容流民,安置流民,也是國策,既然韓閣老同意了,那麼就代表,你北境士紳也同意了,協助官府並武穆王推行國策,那麼現在,敢問國策頒發之後,你韓氏族向流民收容營裏,捐了多少錢糧物資?”

韓閣老啞口無言,不敢做聲。

太後娘娘聲音越發嘶啞:“你不敢說話,但是你北境士紳往收容營裏捐的一米一布, 官府都記錄在冊,想糊弄也糊弄不過去, ”一邊說著,她將一本冊子從簾帳後麵扔出來,“啪”一聲掉在地上:“你韓氏族乃陝西第一士族不思表率,敷衍國策,是為目無綱常,藐視朝綱,無視天家威嚴。”

朝臣們看著韓閣老被訓的灰頭土臉,紛紛感受到了,太後娘娘的滔天怒火。

曆朝曆代,朝廷推行國策,都是為了社稷,代表了朝廷威上懾下,澤被天下,首先要當地士紳們的支持和配合。

以韓閣老為首的北境士族,既然同意了頒發國策,就理應盡到本份,發動自己在當地的影響力,極力配合朝廷。

一句藐視朝綱,無視天家威嚴,頓時讓韓閣老駭然變色:“太後娘娘請息怒,我韓氏一族,世代忠於朝廷,這其中必然存在什麼誤會……”

張口閉口就是誤會,不光太後娘娘聽得膩味,連朝臣們都紛紛側目。

“誤不誤會,哀家心裏清楚,少拿這些不輕不重的話來敷衍哀家,”太後娘娘並不吃他這一套:“收容營裏鬧出了事,韶懿郡主名聲盡毀,武穆王被朝廷問罪,哀家也難辭其咎,你們是不是該跳出來,打擊保皇一脈,趁機攬權?”

簾帳後麵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太後娘娘把話說得直白,完全不加掩飾,朝臣們更是混身直冒冷汗。

韓閣老一行人,連混身直冒冷氣兒,連牙齒都“喀啦”起來了。

然而,太後娘娘的話還沒完:“你北境士紳,是不是又該跳出來,施舍一大批物資,讓流民吃著人血饅頭,還要對你們感恩戴德?武穆王名望受損,被朝廷問罪,最好的結果無外乎繼續受士紳掣肘,士紳則順理成章地,繼續把持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