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她的封號直接提了不止一個位份。
“懿”變成了“懿昭”,享受有了當朝公主方有的特地封號。
“從”變成了“尊正”,由從級一等,變成了正級一等,這是嫡公主才有的等級。
“聖尊”品級,直接越過了皇品和禦品,變成了最高的“超品”。
“郡主”的前麵,又加了一個“長”字,由郡主變為“長郡主”,一字之差,地位天差地別,本朝重嫡重長,但凡能扣上一個“長”字,地位非同一般。
曆朝曆代,隻有皇帝的姐妹才能奉“長”,但還有一種特例情況,就是為朝廷做了巨大貢獻,被破格封誥。
如和親公主。
但這種情況,在史書上鮮少見到。
太後娘娘為韶懿長郡主開了先例,又破格封誥,直接成了大周朝,除了皇上,太後娘娘,皇後娘娘之外,最尊貴之人。
武穆王還要靠後。
今後韶懿郡主的稱呼,還要再改一改。
李公公的腰杆兒,又不覺壓低了幾分,語氣也不覺帶上了諂媚:“韶懿【長】郡主,請接旨罷!”
長郡主的爵位情況,借鑒了曆史,不過細節處做了一些改動,請大家不要考究,不過長郡主的爵位,實際上是太皇太後的女兒才有的封號,太皇太後經曆三代君王,她女兒的封號,也會隨著每一代皇帝,而產生變化,封了長郡主的,年歲嗯,都是比較大的,輩分都很高,連公主還要矮,不止一頭,隻需要向太後,皇後,皇上行禮問好。
不過這裏,女主屬特殊情況,封了長郡主,這種情況,在隋唐之後不見有,但其實在此之前,大長公主,長公主,長郡主啥的,沒有十分明確的賜封標準!
李公公格外,將【長】字加重了一個字,語氣裏充滿了恭敬。
虞幼窈低眉順目,連忙雙手舉高過頭。
李公公滿意地,卷起了太後娘娘的懿旨,小心翼翼地放入韶懿長郡主的手中。
虞幼窈高捧聖旨,恭敬下拜, 聲音恭切:“臣女,虞氏幼窈,謝皇上天恩浩蕩,謝太後娘娘恩典。”
李公公看著韶懿長郡主,心下微歎。
太後娘娘為了替韶懿長郡主提一提位份,還真是煞費苦心, 為免使人垢病“韶懿長郡主”的封號, 衝撞了太皇太後之女“長郡主”, 刻意在封號裏,加了一個“昭”字,表明了韶懿郡主的封號,是隨了天家公主的封號。
如此,就沒人再多說什麼。
小小的封號,這內裏頭的深意卻是不少。
宣完了懿旨,李公公又拿了賞賜的名冊宣讀:“太後娘娘賜韶懿郡主,金絲楠陰沉木鑲寶雕鳳盒一隻……”
虞幼窈頓時上了心,宮中賞賜的物件,最珍貴的往往放在最前頭。
金絲楠陰沉木是禦木,根據品級有一定的規製, 超出了會以“逾越”獲罪,宮中更是鮮少賜下。
除了五萬畝良田,另有貢品無數,樣樣都是價值連城, 太後娘娘還從自己的私庫裏,額外賞賜了許多東西。
不一會兒,一溜的賞賜, 很快就將前廳擺得滿滿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