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做給天下人看。
讓天下所有人都知道,朝廷的威嚴,皇家的天威,太後的權威,不容挑釁;
對於推動國策,安置災民,緩解旱情的韶懿郡主,更是不加掩飾的恩封重賞,也是為了讓天下人知道,朝廷推廣國策, 安置災民, 緩解旱情的決心, 不容置喙, 這是為了安定民心;
任何如西安韓氏這般,想要在這個節骨眼上,為了一己私利,藐視朝綱,挑釁天家威嚴,禍亂社稷之人,西安韓氏就是下場。
“眼下順利推廣國策,安置災民,緩解旱情,安穩社稷,才是重中之重,而這一切的關鍵,都係小窈兒一身,恩封重賞小窈兒,也是為了穩定,北境的局勢,所有阻撓者,無一例外,都是和朝廷做對。”
朝臣們隻要不傻,就不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反對太後娘娘的決定。
否則一旦被打成了“韓黨”,那就是萬劫不複。
謝巡也道:“去年浙江水患,災民們雖然得到了來自朝廷及民間組織的賑濟,但賑濟也隻是一時,被淹過的土地沙質多,沒一年半載,幾乎沒法種糧食,可小窈兒命人在浙江受災的地區,推廣番薯種植,受了災的老百姓,就是靠種番薯,種出了他們下半年的口糧,浙江水患的陰影,也因著番薯的高產,胞腹隨之散去。”
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還沒有如番薯這樣賤活,高產又胞腹的農作物。
這也是朝廷為什麼重視番薯推廣種植的原因。
同時,國庫空虛,朝廷無力賑災,但幾千萬老百姓的死活不能不管,否則民怨四起,暴亂、起義頻發。
朝廷派軍平亂,龐大的軍費哪裏來?
不平亂,大周朝的江山岌岌可危。
在這個節骨眼上,韶懿郡主和武穆王能站出來,不僅全了朝廷的體麵與威嚴,也給幾千萬災民一條活路。
保皇一派更是不遺餘力的支持小窈兒。
也是為什麼,小窈兒能靠著試種番薯,獲得這樣大的體麵。
“小窈兒是稟了大義,才來了遼東,卻險些遭了西安韓氏的陷害,是真正受了天大的委屈,西安韓氏的案子,鬧得天下皆知,悠悠眾口之下,朝廷不可能當做沒有發生過,肯定是要恩恤安撫,不然就賞點東西,實在說不過去。”
這是於情於理,站在社稷的立場上,賞罰分明。
誰敢反對?
謝老太太輕歎一聲:“雖然小窈兒加封了長郡主,隻是想著宮裏各樣的算計,便也覺得如鯁在喉,卻不知道,這無上尊榮的背後,到底還隱藏了多少心術詭譎,想想都覺得心驚。”
虞幼窈深以為然。
謝老爺子蹙了一下眉:“自古以來,天家的好處哪是白得的?現在得了多少,將來少不得要受其驅使,為其肝腦塗地,早前小窈兒一個縣主的封號,就掏弄了大半的家當。”
一家人瞧了桌案上,明黃刺眼的繡鳳聖旨,無奈地歎了一口氣。
屋裏氣氛,也有些凝重了。
明明在外人看來的無上尊榮,卻沒人覺得高興。
這時,虞幼窈笑了一下:“遠得不說,將來自有緣法,就目前看來,我被封了長郡主,卻是一件好事,想來不日之後,消息一經傳出,北境那些仍然心存僥幸的士紳們,恐怕也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