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8章(1 / 1)

眼下朝局混亂,寧國公舊案被提及,對朝廷十分不利,朝廷希望借韶懿長郡主和武穆王的婚事,轉移那些不利朝廷的傳言,安一安社稷與民心。

虞幼窈低眉斂目:“但憑長輩安排。”

宗長太太和二老太太都笑了,拉著虞幼窈的手,問起了及笄禮的籌備。

虞幼窈一一答了。

說完了話,兩人也沒有歇著,連忙去尋了負責籌備及笄禮一應官員,忙著一起操持起來。

這一忙活就到了十月初六。

隆郡老王妃為正賓,為虞幼窈插笄,司者由虞氏族裏一位兒女雙全的嫂子擔任,讚者由驪山公主擔任。

諸事既畢。

受邀前來觀禮的人,也一一攜禮前來。

虞園門庭若鬧,一片盛景。

禮部將京裏各家準備的及笄禮,送進了虞園。

絡繹不絕的禮物,令今兒過來觀禮之人大開眼界,也深刻地認識到,韶懿長郡主的身份到底有多麼尊貴。

到了吉時,絲竹聲動。

大舅謝巡起身開禮致詞。

一身素服的虞幼窈踩著碎步,緩緩步入受笄的花台,向觀禮台行禮之後,跪坐在席間。

身為讚者的驪山公主,也是盛裝出席,將手浸入銅盆裏,行了沃盥禮後,幫虞幼窈梳頭。

齒梳輕輕地從頭頂刮下,一直梳到了發稍,一下又一下,直到她一頭烏亮的長發,如瀑一般披在腦後,在燭火下,散發著氤氳的光澤,美不勝收。

禮畢後,驪山公主將黃楊木梳放到了南麵。

看著這把用了許多年的黃楊木梳,虞幼窈想起了殷懷璽,心中有些空空落落的,無端就生出了幾分委屈。

這時,做為正賓的隆郡老王妃起身上了東階,行沃盥禮。

二老太太和宗長太太連忙陪同。

沃盥禮畢,雙方互相見禮。

司者端上了羅帕和笄簪,正是虞幼窈十五歲生辰那日,殷懷璽送的鳳凰銜珠長簪。

虞幼窈起身向東,對正賓行禮,端坐在笄席上,目光在觸及了那一支長簪時,心中顫動不已,蔓延了一股既酸又甜的滋味。

她深吸一口氣,漸漸平複了心中的酸澀。

隆郡老王妃上前,吟頌祝辭:“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然後,跪坐為虞幼窈梳了一個挑心髻,烏亮的長發攏到了頭頂上,梳成了偏圓狀,有一種橫看成峰,則看成嶺,峰巒疊嶂一般秀美。

桃心髻屬高髻,也是實心髻,大多是女子及笄之後,經常梳的發髻。

因桃心髻樣式豐富多樣,梳法就不下上百種,每一種都各具風姿,便是梳了一樣的,搭上不同的首飾,韻味就又不一樣,在大周朝十分時興。

發髻梳好了後,隆郡王妃拿起鳳凰銜珠的長簪,神色鄭重地為虞幼窈加笄:“一加初成。”

鳳凰銜珠長簪宛如一隻鳳凰停駐發間,流蘇墜子長及耳下,輕盈地在鬢邊、頰則顫動,展露出了她姿儀貞靜的風範。

驪山公主上前,象征性地為虞幼窈扶了扶笄簪。

虞幼窈緩緩起身,席下觀禮的一眾人,紛紛作揖祝賀,場麵十分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