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幼窈的及笄禮,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雪中,轟轟烈烈地落下了尾聲。
傳言越演越烈,虞園卻不受影響。
第二日,隆郡老王妃就叫來了虞幼窈,笑眯眯地看著她:“好孩子,好叫你知道,朝廷對你和武穆王的婚事十分看重,如今你孝期已滿,也到了及笄之年,正是談婚論嫁的時候,我此次過來,也是受朝廷所托,托個大,為你保了這媒。”
並非朝廷賜了婚,就不需要媒人。
訂親需要有媒人從中說和,才能順理成章,成親更需要媒人出麵保媒,這樁婚事才算明正言順。
隆郡老王妃保了媒,後頭三書六禮,都會交由官媒出麵。
朝廷直接讓隆郡老王妃過來保媒,就表示朝廷已經和殷懷璽通過氣,虞幼窈紅著臉兒:“婚姻大事,自古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便也由長輩們做主。”
隆郡老王妃笑容一深:“既如此,等我回了京裏,就親自走一趟虞府,見一見你父親,把禮數給做足了,再請官媒準備三書六禮,保管不會委屈了你。”
虞幼窈輕輕點頭,她的婚事,由不得虞宗正做主,禮數上卻越不過他去。
隆郡老王妃沒提婚期,是要先將三書六禮辦妥了,北境戰事沒定,欽天監會挑幾個黃道吉日,哪個日子適合辦婚,就定哪個日子。
隆郡老王妃也不含糊,還親自去了一趟武穆王府,見了溫管家:“周厲王夫妻仙去,皇上身為伯父,三書六禮上的禮數,應由伯父出麵周全,但皇上貴為天子,一應禮數理該移交宗室代為籌辦,我兒隆郡王,就托個大,接了這事,定將這禮數辦得妥妥當當。”
包括公主出嫁,皇子娶妃等一些,本該由皇上出麵的禮數,都是交由宗室代辦。
溫管家連忙道:“殿下早前來了書信,提及了與長郡主的親事。”
信中字字懇切,皆是對韶懿長郡主的溢美之詞,口口聲聲長郡主人品貴重,愛慕長郡主才德品性,感念皇上和太後娘娘成人之美的恩德,直言此生,非長郡主不娶,又表達了前線戰事膠著,脫不開身,對此深感遺憾,便懇請宗室盡心操辦婚事,切不可怠慢了長郡主……
除此之外,信中提了三書六禮的操辦事宜,附上了三書六禮的禮單。
人雖然不在,可婚事該怎麼辦,禮數該怎麼周全最體麵,也都钜細無遺,交代得清清楚楚。
可見武穆王對韶懿長郡主十分看重。
隆郡老王妃粗略看了禮單,攏共九張禮單,禮單豐厚不說,裏頭的講究,那也是方方麵麵,毫無錯漏。
明眼人一瞧就知道,這禮單不是一天兩天準備下來的,恐怕在太後娘娘賜婚開始,武穆王就開始在準備禮單了。
最叫人驚訝的是,禮單上的一應禮物,都放在京裏的武穆王府別苑裏。
可見武穆王早就在為婚事做準備。
隆郡老王妃笑容不由一深:“長郡主是我大周第一貴女,親事理應慎重了辦,好叫武穆王放心。”
保媒之事成了,隆郡老王妃啟程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