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平日裏的口糧與日用,都有統一規定,開支明細皆記錄在冊。居養院之中的待遇也並不算太好,隻能保證不怕肚餓受涼,可也比流落街頭忍饑受餓好上許多,若是想要更多,就得靠勞動得來的獎賞,其他就要另外自己想辦法。

先前募集來的錢糧支撐居養院起初的開銷,國庫撥一批銀子,還有常平倉的利息錢米,等秋收之後,公田也能有產出,再也有那些手工活補貼。至於裴慎先前提出來的自己養自己,皇帝思索之後,也頷首采用。孩童既可以用平日裏的勞動償還,也可以等到了年紀離開居養院後工作償還。至於那些孤寡老人,殘疾人士,則用以每日勞動抵消。

種種計算下來,竟是比先前預估的還要省下不少銀子。

居養院成立當日,京城之中不少人慕名去看。

甄好也在其中,她還惦記著其中會不會有自己未來的孩子,裴慎要去的時候,她也帶著家中幾人一塊兒去了。

裴慎是這次居養院的提出者,很是受皇帝重用。居養院成立當日,皇帝也從宮中出來,親臨了現場,見裴慎也來了,他便立刻把裴慎叫到了麵前來。

皇帝周圍跟著不少侍衛,將他團團圍在中央。甄好明麵上還是裴慎的夫人,自然要跟著他一塊兒過去,甄父則帶著兩個小的站在外頭。她比裴慎想象中的還要鎮定一些,低著頭,到皇帝麵前時,熟練地行了個禮,讓人挑不出錯來。

“這便是裴夫人吧。”皇帝看了一眼,又很快收回了視線,目光又落到了裴慎的身上,關切地道:“裴愛卿身上還有傷在身,怎麼今日也來了?”

裴慎恭敬地說:“讓皇上擔心了,微臣身上的傷已無大礙,今日是居養院落成之日,這等大事,微臣哪裏有不親自看一看的道理。”

“此事你費了不少心思,是該看一看。”皇帝撫掌笑道:“若不是有裴愛卿提出了這個想法,朕也沒有想到這些。”

兩人說話之間,有不少官員也朝這邊看了過來。

近日裴修撰可是深得聖寵,先是在科舉上大放光彩,而後策論之中提出來的想法又被皇上看中,甚至還為皇上擋了刺客的一刀,可謂是風頭正盛。

連謝琅也朝這邊看了過來。

甄好可沒注意這些,她的目光都落到了不遠處的那些孩子身上。這些孩子都是京城四處尋來的流浪棄兒,多是身形瘦弱,因著提前修整過,身上穿著整齊的粗布短衣,精神麵貌也還算是不錯,大多眼睛亮晶晶的,充滿著對未來的盼頭。

甄好在他們之中飛快地掃了一眼,卻沒有看見熟悉的麵孔。

她的心沉了沉,猜想自己的那些孩子應該不在這些人裏麵。

後來裴慎抱來那幾個孩子的時候,已經是好幾年之後,那幾個孩子被抱來的時候年紀還小,也說不清楚自己先前是從哪裏來,更多的記憶就是待在居養院的時候。要是算算年紀,應當還是在繈褓之中。

趁著裴慎與皇帝說話時,甄好知會了他一聲,而後便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