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的一個小黑村回來的時候,剛好遇到了鎮上的集市。
沈溪想著,去買點東西吃,下午繼續去別的村子看看。
倆人這就進入了縣城集市。
正在沈溪買東西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被人盯上了……
她轉身瞧去,見是一個裝扮幹淨的老媽媽。
“姑娘,姑娘,你這黃瓜賣不賣啊,我轉了一圈,都沒找到像你兜子裏這麼新鮮的黃瓜,你說個價格,我全賣了。”
沒等沈溪說完,那老媽媽說,“我兒子愛吃這個。這不,剛到澄縣,人生地不熟的,我想著給他做個涼拌黃瓜。”
沈溪瞧老媽媽好說話的樣子,便道:“這個黃瓜本就是送人的,沒送出去,那就送給您得了。”
“可使不得,要是被我兒子知道,又要說我的不是了。我家也是農民出身,我兒子能坐到這個位置,實在是艱難啊。誰讓咱們沒人呢,隻能到這裏來當個小官員……”
老媽媽歎息的說了句,更像是隨意的吐槽,覺著澄縣這地方實在是太窮了。
外地來的?
剛到澄縣。
還是個小官員。
沈溪很快就抓到了重點。
沈溪因為想要搞大棚種植,倒是多關心了下政治。
尤其是今天,從很多村長口中得知,縣領導班子換了人。
像是從北城來的,大學生官呢。
沈溪想了下,便低聲跟老媽媽說,“阿姨,您兒子不會是書記吧?”
“姑娘,你咋突然這樣問啊。”
“那這樣,阿姨,這些水果我全送您了,您拿著吃就成。我叫沈溪,您放心,這個黃瓜,肯定好吃。”
沈溪莫名有些激動,想著讓這個阿姨幫自己牽線的,但又怕唐突了。
真的是沒想到,能在街上遇到了縣領導的母親。
這可真是一個大幸事啊。
將蔬菜給了老媽媽,沈溪跟趙輝在街上吃了個飯。
下午去了一趟小王村,沈溪沒去,讓趙輝自己去的。
而沈溪則是回到了家裏。
專注的將自己所要建造大棚的企劃書做了出來。
好在,她在現代就是搞這個的。不過,她搞的不是大棚而已。
七十年代的確是有搞大棚的。
聽趙輝說,安徽那邊,就是今年春天搞的。算是剛剛開始,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
沈溪想著,自己要去安徽一趟。
三天時間應該足夠了,她先做好了個企劃書,這個企劃書是要拿給縣領導看的。
至於去安徽,則是為了讓領導能放心,她的確是去當地考察過的。
沈溪讓趙輝去小王村,正是去跟村長溝通。
問他們是否願意搞大棚!
鄉村集體搞大棚走的是集體經濟,集體經濟帶動的是這一片的發展,要的是縣政府給批款才能行。
所以,去找縣領導,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這個時代,想搞個人經濟,是萬萬不可行的。
就是八零年初期,都有很多個經濟出頭鳥給打趴下的。
沈溪走的謹慎,還是跟著國家的政策來比較好。
第二天沈溪就去了安徽,在那邊呆了三天。
第四天下午回來的時候,心裏還帶著興奮激動呢。
過於興奮的結果,便是直接去了縣政府。
剛好是趕在飯點上,縣政府的人都去吃飯了,沈溪問了書記辦公室,直接敲門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