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二個成就(二)(1 / 2)

第55章 第二個成就(二)

  “王恢,你自裁吧!”

  “陛下……我!”

  “你聽不懂朕的話嗎?朕讓你自裁!!!”

  “可是陛下,臣雖然沒能殺死一個匈奴人,但臣讓三萬將士活著回來了!”

  “朕讓伱自裁!!!”

  “匈奴有十萬大軍,臣就算追上去也是白白送人頭,不是臣膽怯,是無可奈何啊,陛下,請再給臣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陛下!!!”

  “王恢!朕讓你自裁!難道你耳朵聾了嗎?!”

  長安城未央宮

  皇帝劉徹滿臉都是怒火,他人生中第一次反攻匈奴,第一次製定計謀伏擊匈奴。

  結果白白浪費許多糧草,卻連一個匈奴人都沒殺死!一個都沒殺死!

  這讓天下人如何看待他這個皇帝?那些主和派會怎樣嘲笑他這個皇帝?

  該死該死!

  早知道就不在朝堂上討論這個計謀了,朕不會有錯,朕的三十萬大軍打伏擊這個計謀絕對沒錯。

  肯定是韓安國那些主和派,把朕的計謀到處亂說,所以才會讓匈奴人提前知道了這個計謀,否則,朕的第一仗一定是漂漂亮亮,這些主和派都該死!

  還有這個王恢也該死!

  這個廢物,辜負了朕!

  朕對他抱有厚望,給他建功立業的機會,他卻連一個匈奴人都沒殺死!

  他該死!

  第一次出手反攻匈奴就遭受這樣滑稽般的失敗,皇帝無論如何都必須殺死王恢,一來是發泄心中怒火,二來是有個人給這場荒唐的戰爭背鍋。

  “王恢,朕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自裁不自裁?”皇帝的耐心正在消失,還不肯自裁,那就不是殺王恢一個人了。

  “陛下……臣、臣,自願自裁……”王恢絕望了,皇帝一定要他死,無論他怎麼解釋都沒有,再繼續拖下去,就要連累家人了,所以隻能“自願”自裁。

——

  塞外

  漠南草原

  匈奴人雖然依靠劫掠生存,但同樣也有自己的後勤部隊,一來是有時候不一定能劫掠成功,二來在去劫掠的路上同樣需要補給。

  不過他們的補給跟中原有一點不同的就在於,匈奴軍隊前期的補給方式是依靠成千上萬的草原牧民驅趕著大量牛羊牲畜跟隨在後方,等到進入漢地深處以後,才依靠劫掠漢人物資作為補給。

  而等到匈奴主力深入漢地劫掠時,那些手無寸鐵的草原牧民則會留在漢匈邊境,隨時準備為那些從漢地劫掠財物回來的貴族老爺當牲口,去運載那些貨物。

  並不是所有草原人都會南下劫掠,他們的集結劫掠方式是這樣的。

  一個匈奴貴族從他管轄的牧民、奴隸挑選幾個強壯的,讓他們騎著馬、帶上弓箭和馬刀去上一級貴族那裏集結,最後一級一級集結到單於庭,跟隨單於南下。

  所以每當匈奴人南下劫掠時,便是草原最虛弱的時候,偌大的草原隻會留下一堆婦女、兒童、老人、殘疾、病患等等。

  在武州賽東北麵的一塊草原上,一夥被匈奴貴族強征到前線當牲口的草原牧民正小心翼翼地照料牛羊、擠著羊奶。

  作為牧民,他們自然是沒資格吃羊肉的,羊奶、馬奶才是他們的食物,羊肉、牛肉那是貴族們的食物。

  這時,遠方傳來許多馬蹄聲。

  踏踏踏——

  “是我們的大人回來了嗎?”一個匈奴老人望著遠方地平線上出現的黑點,一邊撫摸著小羊羔的卷毛,一邊用自己的部落的語言喃喃自語。

  匈奴並沒有統一的文化語言,每個小部落都有自己的語言。

  本質上,匈奴就是一個以匈奴部落為核心,整合了草原成百上千個小部落的部落聯盟,但由於匈奴部落是核心,所以匈奴部落的語言也成為了整個匈奴的通用語,普通牧民奴隸或許不會說匈奴通用語,但那些匈奴貴族是肯定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