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度田案比(五)(1 / 2)

第229章 度田案比(五)

  三個月後

  遼東

  太守府

  “好消息,諸位,好消息啊!”

  張玉良將朝廷最新發布到地方的公文交給其餘三人閱覽,並哈哈大笑:“朝廷最新的政策,隻要剿滅造反的豪強,就可以不用清查田畝人口,直接按平帝時期的田畝人口繳納賦稅。”

  其餘三人也紛紛看向那份公文,隨即也都露出放鬆的笑容。

  “幸好我們沒有衝動,你看,轉機這不就來了嗎?”王枔莞爾笑道:“既能保住田畝人口,又不用被朝廷剿滅,兩全其美呀!”

  “可我們這麼做,其它豪強會怎麼想?”李承佑有些擔憂。

  “不這麼做的,想必都下黃泉去跟孔孟二聖談經論道了,能活下來的豪強,肯定都這麼做了,既然大家都這麼做了,誰又會單獨說我們遼東的不是呢?”王枔分析道。

  “可萬一其它豪強都團結起來真的推翻了朝廷,我們站隊朝廷,那豈不是要被河北豪強們秋後算賬嗎?”李承佑擔心河北豪強們能夠戰勝朝廷。

  “團結?嗬嗬……你家的佃農會團結起來推翻你嗎?”王枔冷笑著反駁道。

  她才不要相信人類這種物種會懂得團結。

  團結才是最難的事,征服天下容易,團結別人難。

  同一個物種要分為不同的國家文明,同一個文明內部又要分為不同的民族,同一個民族內部又要分為不同的階級,同一個階級內部又要分為不同的地域,同一個地域又要分為不同的家族,同一個家族內部還要分為直係和旁係,同一個直係還要分為嫡生和庶生,同一個嫡生還要分為男女,同樣的性別還要分為長幼尊卑,同樣的年長還要分一下誰更加德高望重,無限套娃,無限分裂。

  如果人類真的能團結,那就不會有漢匈戰爭了。

  不同的文明之間要打,同一個文明內部不同國家民族也要打,同一個民族內部的不同地域派係也要爭鬥,等等等等。

  團結這種事,說起來容易,實踐起來比孔孟二聖的大同社會還難。

  “我隻見過一個個的豪強,沒見過什麼鐵板一塊的豪強集團,我隻見過一個個的人,沒見過什麼團結一心的人民群眾。”王枔對另外三人分析道。

  遼東四族也是因為有共同的利益,加上聯姻了上百年,所以才能團結罷了。

  而且遼東四族才四個家族,團結難度是比較低的。

  勢力越多,要團結的目標越多,那麼團結的難度就越大。

  團結一個人很容易,將他說服就行。

  但團結十個人,難度就大幅度增加了,需要巧舌如簧。

  如果是團結一萬個人,那就不是能靠嘴皮子說服的了,需要用利益誘惑。

  而如果是要團結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人,就必須是能力超凡的人加上合適的時機才行。

  如果是要團結數千萬乃至上億的人?嗬嗬……抱歉,王枔沒見過,當今天下也還出現過能夠做到這一步的人,即便是被天下士人吹捧的孔孟二聖,不也做不到嗎?

  即便是孔孟二聖,他們在他們自己的時代都常常被其他百家學說排斥,孔子還如同喪家之犬一樣被別人驅趕。

  將各種錯綜複雜的人團結到一起,這是連孔孟聖人都做不到的事,王枔不相信這個天下有人能做到。

  “《韓非子·五蠹》有雲,且民者固服於勢,寡能懷於義……魯哀公,下主也,南麵君國,境之內民莫不敢臣,民者固服於勢,勢誠易以服人,故仲尼為臣而哀公顧為君。”王枔用法家經典來勸說三人不要站錯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