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彈劾琮哥兒,你也配?
一萬邊軍入關南下,消息根本就瞞不住。
年節剛過,山西之變的消息像是吹遍北地的寒風,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山西,並且以最快的速度東傳京城,惹得整座京城如燒開的熱水一般,沸騰了。
“我的天老爺,琮哥兒這是要做什麼?”
老太太現在很少理會外麵的事,大兒子軍功晉爵,敕封榮國公;二兒子如魚得水,官至正三品都察院左僉都禦史;三個年紀稍長的孫子一個比一個厲害,就連寶玉都得了中書舍人的官銜,那可是天子近臣,非簡在帝心不可封……
兒孫有出息,寧榮賈家如今比當初老爺子在世時不遑多讓,她這個賈家老封君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呃,不對,有一點不滿意,實在是幾個孫子一個比一個能惹事,她有時候都覺得自己但凡膽子小一些,會被這幾個孫子給嚇死……
賈璉在宣府殺了個人頭滾滾,彈劾賈家的折子據說能從正陽門壘到大夏門去。
一波還未平息,賈琮又掀起一波來,真是……
“政兒,這消息可準?”
賈政點了點頭,鄭重說道:“這是曹都督下朝時特意與兒子說的,大同那邊的軍報也到了禦前,馮唐說琮哥兒用金令調的兵馬,目標是太原府。妹夫還去了勤政殿一時半會出不來,兒子不敢耽擱,跟總憲請了假,專門回來告知母親,請母親拿個主意。”
不是賈政膽小怕事,而是邊軍無詔入關,乃是國朝大忌,一個應對不慎就會成為眾矢之的,那麻煩可比賈璉在宣府砍腦瓜玩還要嚴重多了。
母子倆猜不透賈琮調兵的原因,府裏幾個通兵事的都不在京城,隻能讓人去東府請賈敬前來商議。
不過賈敬還未過來,門口卻傳來消息,黛玉已經回京,如今去了宮中覲見,讓探春先一步回家報信。
……
實際上龍禁衛傳回京城的消息也沒有說賈琮調兵的真正目的,一萬邊軍聽起來挺多,但分攤到整個山西也掀不起什麼大的浪花。
勤政殿中的君臣沒人會認為賈琮想要造反,但卻一個個揉著腦門……
頭疼啊,這小子又要做什麼?
周炯看完了馮唐傳回的軍報,疑惑問道:“陛下可有傳密旨給永豐伯?”
皇帝愣了愣,下意識的出聲後又連忙改口:“啊?氵……有吧……”
老夫若是信了那才有鬼!
周炯無奈說道:“陛下補一道詔書吧,師出有名總好過永豐伯假傳聖旨。榮國公世子的事還沒完,再鬧這麼一出,老臣也壓不住朝中的非議。”
“賈琮不會無故調兵,等太原的消息到了再說。”
這一點皇帝還是能夠確信的,自賈琮任事以來,所說的每一句話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是有的放矢,從不幹沒緣由的事。
私調邊軍入關,肯定是有合理的理由。
而且放著關內府軍不用,非要舍近求遠,那就隻有一個可能,他不信任關內的府衛。
這就有意思了!
是什麼原因導致賈琮連府衛都不信了?
皇帝的心思已經轉了八轉,琢磨著山西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逼得賈琮不得不從大同調兵。
一旁的張嶽突然開口說道:“老臣覺得,永豐伯恐怕需要京城的支援,不妨再從京營調一萬人過去……”
“什麼?還調?”
周炯懵,皇帝也懵。
鎮國府一等伯牛繼宗瞪大了眼睛,驚呼起來:“英國公,我沒聽錯吧?那小子一萬人都敢打太原,要是再調一萬人過去,賈琮這混球都他娘的敢把整個山西掀翻天去!”
張嶽眼皮都沒多動一下,平靜的回了一句:“你怎麼知道,他的目的不是把山西掀翻天?”
呃~
這話一出,勤政殿瞬間鴉雀無聲。
還別說,這事他賈琮幹的出來!
“啟奏陛下,文安公主有急事求見。”
“嗯?文安回京了?林卿?”
林如海也愣了愣神,搖頭應道:“回陛下,臣也沒收到消息。”
兩個爹都有些詫異,等黛玉一臉疲憊的走進殿中,將一份密奏呈上之後,眾人才明白了黛玉為何不顧風雪快馬回京。
山西的變故甚至隻是表象,內中的真正問題才是大麻煩。
與以往曆代變法新政一樣,元祐新政真正的攔路石出現了。
張正矩的奏疏很厚,他不止將保定府的案子從頭梳理了一遍,還有此案的影響、背後之人的身份、以及他們的真正的目的都一一做了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