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大夏特色帝國主義(1 / 3)

第486章 大夏特色帝國主義

皇帝老爺被迫擺爛,可真是苦了太子殿下了。

不但年節時都沒辦法休息,還得扔下嬌滴滴的新婚妻子,苦巴巴的坐在勤政殿處理近乎擺滿大殿的各類奏章。

賈琮來的時候,龍案上的奏章幾乎淹沒了太子爺的腦瓜子,一旁的內侍正將幾碟快要放涼的菜放在火爐上加熱,看來飯菜端來有段時間了。

劉弘確實很忙,他老子這會正在後宮享受著難得的溫柔鄉,內閣除了留守的大學士外,整個朝廷的公務全部壓到了他這裏。

他也想回東宮享受享受,可現實不允許啊~

“太子哥,歇一歇吧。你看這糖葫蘆又大又圓,來嚐嚐……”

劉弘抬頭時,糖葫蘆都快懟到他嘴裏了。

他將手中的筆放下,捶了捶快要僵硬的後腰,這才接過糖葫蘆咬了一口,邊嚼邊跟賈琮抱怨起來。

“累死我了,也不知道朝中的大臣們怎麼想的,明知道父皇不會看這些折子,還非要送進宮來。你瞧瞧這些,全部都是反對革新官製的。”

劉弘用空閑的手指著堆積在龍案旁的好一大堆奏章,瞟了一眼木頭人似的內侍,又對賈琮繼續說道:“呐,另一堆都是反對父皇給你開府建衙之權的,還有不少是找了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彈劾伱的。”

哈?

賈琮的興趣被劉弘順利的勾了起來,一屁股坐在旁邊的太師椅上,衝內侍喊道:“那誰,把彈劾我的奏折都翻開,本侯瞅瞅。”

反對皇帝老爺給他過於大的權力,這個賈琮能理解,但彈劾他就過分了。

劉弘給內侍使了個眼色,方才還當木頭人的內侍立馬將那一大堆的折子送到賈琮的麵前,並極有眼色的擺上了筆墨和茶點。

賈琮也不疑有他,翻開擺在最上麵的一本就看了起來。

“咦?不是彈劾我的?不過這人對於革新官製的說法倒是有點意思……”

賈琮的臉上先是露出詫異之色,隨即又表現出若有所思的模樣,提起筆在折子上批閱了起來。

他一邊批閱還一邊跟太子說道:“四哥,這人的諫言雖有些書生意氣,但也有許多可取之處,等會你也看看……”

等了半天也不見太子回應,賈琮落下最後一筆後,疑惑的抬起頭來,朝著龍案方向看去。

隻見龍案上的那一大堆折子,正被內侍悄無聲息的往他這邊搬。而方才還忙的沒時間用膳的太子爺,正美滋滋的品著小酒,享受著桌上的美食。

賈琮一拍腦瓜子,懊惱的說道:“我真是蠢,竟然又上了四哥你的當!”

“你哪裏蠢?你要是蠢,父皇能給你開府建衙之權?”

劉弘衝賈琮擠擠眼,一指桌上的酒菜說道:“要不,你也來吃點?”

賈琮搖了搖頭,將手中的折子遞給內侍:“我就不吃了,方才在逛街的時候遇到了賀崇他們夫婦,在酒樓吃過了。四哥一會看看這份折子,我覺得有必要讓都察院的人看看。”

聽到賈琮這麼說,劉弘也來了興趣。

他把筷子放了下來,翻開內侍送過來的折子。

隻見這份折子竟然是順天府治下,涿州知州楊思農上的。

堂堂皇太子,自然不會認識一個從五品的知州。

但這楊思農還有另外一重身份,皇貴妃楊氏的親侄子,恩蔭入國子監後,於元祐三年求了恩典,去了陝甘邊陲擔任縣令。

任職三年大計上上,原本當時就可以調回京畿富庶之地,卻因其主動留任,直到今年年初才晉升涿州知州。

此人才華一般,學識一般,能力也不算上佳。

但這個人有一股韌勁,吃得了苦,能因推廣土豆、玉米,與農人同吃同住。

楊思農硬是憑借著這股韌勁,興修水利、推廣良種,將幹旱的邊陲小縣,隻用三年時間就打造成為塞外江南,不但實現了糧食自給,還有餘量支援周邊州縣。

就憑這一點,二聖都對其刮目相看。

皇貴妃楊氏都沒想到,娘家那群廢物中,竟然還出了個如此特殊的人才。

“臣,涿州知州楊思農請聖安。臣聞陛下欲革新官製……府縣權力甚重,政事、法紀近乎集於一人之手,佐貳之人難以製衡主官,易滋生貪腐、擅專之禍。故臣以為,革新官製,首在中樞,重在地方。地方之權集於布政使、知府、縣令一人,則地方之民能否得之安寧,全賴於陛下所派之官是否廉潔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