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洗腦進行中 下(1 / 2)

“張教官,這三四十步開外才射,怕隻有一箭好射了吧?這能擋住韃子騎兵?”

張弘範這個教官原來還兼任著戰術教官的工作——原先軍中的訓練、教頭,都被陳德興下令取消,訓練士兵的責任就由各級軍官和教官共同負責了。

“沒錯,隻有一發!吾霹靂水軍的陸戰,講究的就是一發殺敵!”

張弘範大聲地道:“陳太尉已經製定了新的《陸戰操典》,簡單的很,就是砲轟、弩射和槍刺!遠了用霹靂砲打,用天雷炸,近了再手投小天雷——這個小天雷的訓練彈稍後會發下來的。以後弩手和長槍手上陣前都會領到幾個的。”

原來霹靂水軍也是要打陸戰的。這個時代的陸海軍還不是那麼分明,就是日後的專業海軍也有海軍陸戰隊的編製。

而霹靂水軍的陸戰模式,自然是陳德興綜合考慮了火藥武器和冷兵器戰術之後精心製定的。具體的打法,張弘範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就是霹靂砲、天雷、神臂弩和長槍的配合運用。

這打法有點類似於曆史上的西班牙方陣,不過現在還沒有西班牙王國,所以就被後世稱為霹靂軍方陣了。方陣主要是由弩手、長槍手、霹靂砲這三個兵種組成的。在實戰中,弩手會有三排,第一排半跪,後兩排直立,其中最後一排的神臂弓會架在第二排的肩膀之上。也就是說,三排神臂弓可以同時擊發!

不過陳德興並不打算讓自己的神臂弩去和北虜的弓箭對射,霹靂水軍的神臂弩不是遠射武器,而是用於中近戰的,就在三四十步的距離上擊發,三排神臂弓在麵對敵方騎兵衝擊時隻齊射一發!射完以後就後退,把戰場交給他們身後的長槍兵,不過退到長槍兵身後的弩手還要負責投小天雷。

至於遠距離打擊的任務,陳德興預備讓砲兵負責,用霹靂砲去和蒙古的弓箭對射——如果蒙古人真的肯直挺挺挨雷的話!當然,這樣的情況估計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實在太過愚蠢。

陳德興估計,蒙古人在同霹靂軍陸戰的時候,最可能的戰術,還是迅速接近尋求肉搏。那麼這些冒死衝鋒的蒙古勇士,就必須先挨一陣天雷,到了四十步內再挨一陣到兩陣弩箭齊射,然後再是手投的小天雷和長槍肉搏......

“弟兄們,隻要俺們嚴格按照陳太尉的《陸戰操典》打仗,什麼樣的韃子打不敗啊?一陣天雷、一陣箭雨、然後又是長槍又是小天雷……鐵打的兵也扛不住啊!”

張弘範努力的裝出眉飛色舞的表情,心裏麵則在滴血!自打看到這本《陸戰操典》,他就在琢磨破解的法子!可是任憑他如何熟讀兵書,最後也不得不承認,要打敗一支能夠將發石、天雷、神臂弩和長槍完美配合使用的軍隊,唯一的辦法就是使用同樣兵器和同樣戰術的另一支軍隊!

而大蒙古無敵的鐵騎,麵對這樣的敵人,在戰陣上是沒有任何優勢的(當然,戰略上的優勢仍然存在)。用騎射去和天雷、神臂拚那是在犯傻,是在用兩個或是三個蒙古勇士的命去換一個一錢漢的命,甚至還可能換不到。用騎兵衝陣就更沒有指望了,先挨一次雷,再挨一陣箭雨,然後又是長槍如林,小天雷如雨……什麼樣的鐵騎都得垮!至於下馬步射,則完完全全是在送死!

而用發石對發石,天雷對天雷……張弘範實在不敢想象有什麼蒙古人的發石天雷會用得比漢人還好?更別提漢人這裏還有一個發明了發石天雷和相應戰術的陳德興!恐怕就是成吉思汗複生,用發石天雷打仗也不是陳德興的對手吧?

Tip:收藏+分享奸雄天下,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