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對於他而言。隻要知道曆史的大概走勢和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真理就足夠了。他現在要做的,隻是好好練兵,同時盡可能牢固的把部隊抓在手裏。
另外還有,要早點將自己的後院安排好了。
廣陽島上一處新建起來的兵器作坊裏麵,陳德興又一次換上了粗布衣服,帶著幾個木匠、鐵匠在那裏鼓搗著什麼東西。剛剛從揚州趕來的黃智深、齊塔和劉道士,還有一直跟著陳德興來四川作戰的任道士、劉和尚,也都聚集在這裏,他們倒是軍服整齊,戰靴鋥亮,簇擁著剛剛幹完活的陳德興,仔細打量著兩架奇形怪狀的武器。
這兩架武器都有一個圓粗的木桶,桶壁很厚,由兩個半圓形的木柱一樣的部分拚接在一起。然後又用幾道熟鐵圈將這兩個半圓木柱緊緊箍在一起——就像大木桶一樣。所不同的則是這個“木桶”有些細長,“木桶”中間中空部分又很小,直徑不過一寸半,和厚厚的“桶壁”形成鮮明對比。而在這“木桶”的底部,又開了一個小孔。這“木桶”被架在了一台發石機的輪式底座上麵,遠遠看去就好像是一門滑膛炮!
實際上,這就是一門滑膛炮!不過卻不是青銅或是鑄鐵的,而是一門木炮!
幾名炮手,正滿頭大汗的在給木炮填裝火藥和鑄鐵炮彈,瓊花樓兄弟之中的王陸飛、王水飛也在當中。他們倆都是霹靂水軍中第一代的砲隊隊將,現在是軍校砲科教官,不過這木炮他們還是頭一回擺弄。
“大哥,照您的吩咐弄好了。”王水飛指揮的炮組首先完成了裝填,隨後王陸飛的炮組也完成了任務。
“陸飛、水飛,把兩門木炮拉遠點再放,用引線點火,點火之後人都退到掩體後麵!”
陳德興大聲下達著命令。這種木炮的實戰價值當然是有限的,這玩意使用起來太危險,一個不留神火藥裝多了就成炸自己人的炸彈了!所以陳德興並不打算拿木炮來湊合。他打造這兩門木炮,隻是為了實驗……這是開發青銅大炮的必要步驟。
和之前製造發石機、三層漿座戰艦一樣。陳德興的大炮開發工作也是從模型開始,木炮就是青銅炮的模型——青銅鑄造陳德興是不懂的,隻能交給專業的銅匠負責,鑄炮的工藝和鑄造大鍾的工藝有點類似。隻要肯花本錢和時間去開發,還是能造出來的。之前陳德興沒有時間和金錢去折騰這些,現在倒是時候了。
王陸飛和王水飛指揮手下,已經將這兩門炮推到了幾十步開外,一個臨時開辟出來的靶場上。兩門大炮,各自對著一個三十步開外的巨大木靶。兩兄弟拿出火折子,幾乎同時點燃了引線。然後就看見一群人飛快的奔跑進了十幾步外一個簡易的防炮掩體裏麵——就是一條壕溝上麵加個圓木沙袋壘成的頂蓋。
陳德興和身邊的幾個人,則蹲在了作坊外麵一道結實的夯土矮牆後麵,很不顧形象的抱著腦袋。隻聽見轟隆隆的兩聲巨響,所有人都是一震,然後就是兩門木炮向後倒退,炮口噴出火焰!
“坑坑”的兩記悶響過後,兩個大木靶上,都是木屑飛濺。炮彈的威力撕扯得木條木塊四下亂飛,木靶上麵赫然出現兩個四五寸直徑的孔洞!
“成了!大哥,兩門木炮的炮身完好無損!看來還可以使用!”
王陸飛興奮的吼聲傳來,陳德興卻隻是輕輕點頭。
“大哥,看來這木炮是可用的,造價又低,要不要……”
任道士輕聲的道。
陳德興搖搖頭,木炮是有一定的實用性。但是木頭承受膛壓的能力畢竟不如金屬。在勉強使用木炮的情況下,隻能用減少裝藥的方法換取安全係數。這樣的結果就會造成木炮的有效殺傷距離尚不及弓箭,更不如床子弩。把木炮拉上戰場,還不如用三弓床子弩實在。
“鐵匠,”陳德興回頭叫著齊塔的綽號,“怎麼樣,能用青銅鑄造出這樣的火炮嗎?”
“沒有問題!”齊塔思索一下,“就是貴了一些……若是要築一門一寸半口徑的大炮,估計要幾百斤銅,那就是上百貫錢啊!”
“一寸半哪裏夠?”陳德興一笑,“起碼要三寸、四寸,若是能鑄造出五六寸的大炮就更好了。將來到了海上,俺們的戰船就要靠這大炮克敵製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