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韃子的貴族叫旗人(1 / 2)

陳德興對八旗製度,其實是有一些了解的。這和他前世的生活經曆有關。他的前世當然是漢人,不過卻生活在一個滿族人相當多的城市中。從小學到高中,都有不少滿族同學。常聽他們說起“祖上如何如何”。而且陳德興年少時,正是清宮鞭子戲大行其道的時候,他也因此培養出了一些對滿族民族曆史和文化的興趣。後來還在網上查找過不少類似的網文,當然也看過某位很可能是包衣阿哈出生的滿學大師講的“明亡清興六十年”。

而在閱讀了不少相關資料之後,陳德興得出的結論便是——滿族其實是用八旗製度生造出來的民族!原本的八旗,應該是一個軍事特權集團的名號。所謂旗人,和陳德興的士,日本的武士一樣,不過是軍事貴族罷了。後來卻固化成了一個統治民族。

而八旗製度原本就是一個軍事特權集團的規章!如何組織,如何分贓,如何享受內部福利,都是非常齊全的。但是當這套製度生造出一個民族,並且對外封閉,基本不再接納新鮮血液之後,便成了一個相當坑爹的體製。

曆史上滿人沒有因為八旗製度絕種,完全是因為運氣逆天!反正中國曆史再也找不出第二個比滿人更走運的統治民族或統治集團了。

因為八旗製度有兩個極為致命的弱點,一是“計劃生育效應”;二是世襲兵城市化。

眾所周知,滿人是不和漢人通婚的。因而自己就限製住了奪取育齡婦女的特權——他們是統治民族,自然有這樣的優勢。然後,滿人女子又要優先供應皇族和貴人,使得普通滿人男子娶妻的機會相對減小,而且滿人女子優先供應皇族、貴人的製度,又人為的推遲了她們的婚育年齡(選秀分配再沒人要是個漫長的過程)。

而八旗世襲兵的體製,又讓處於生育年齡的八旗大爺兵四處奔波(雖然他們老打敗仗,可是滿清皇帝還是喜歡動用他們),減少和妻子同房的機會。

最後,滿人幾乎全夥入關,一塊兒住進北京城的舉動,也讓滿人在很短的時間內“百分之百”的完成了城市化!而城市化的滿人,也和後世城市化的其他人一樣,遇到了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問題。

幾個原因疊加之後,滿族作為統治民族,統治中國近300年後,到了宣統年,總人口也不過100多萬。比金朝末年的女真人少太多了。而且大多集中在北京城——這座城市兩度被帝國主義攻占,要是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來次北京大屠殺的話……滿人恐怕就要絕種了!

至於世襲兵城市化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想想北宋汴梁的禁軍和南宋臨安的三衙兵就知道了!

“管人不管地是對的,我不能把遼東、遼西的地分給一百多萬韃子,就是分給他們也不會種,最多分給他們一小部分,還要和漢人雜居。”陳德興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案幾,低聲道:“不過按照蒙古的辦法分100個千戶有點多了。”

他頓了一下,放沉了聲音:“不必把遼東、遼西的各種韃子都算進去。孤王的意思,就分封八個旗。”

“八個旗?”趙複一愣,“每旗十幾萬人?是不是多了?”

陳德興癡笑一聲:“每旗那裏會有十幾萬人?那還不逆天了?孤王的士才五萬,韃子的旗人怎麼能有一百多萬?”

趙複和陸虎同時對望了一眼,陸虎問:“大王的意思是,旗人是……”

陳德興笑道:“旗人是韃子的貴族,相當於我們的‘士’。”

韃子也是要有貴族的!要都是三等韃子,誰來指揮,誰來壓迫,誰來當奴,誰來當主?邊是如今蒙古治下的北地,三等漢中還有漢軍世侯,後來的滿清也有科舉士大夫為助,至於四等漢的時代也有八千萬兄弟。

“旗人應該是最精悍,最勇敢的韃子武士,應該是各部落的勇士。凡是能選上旗人,子孫後代也都是旗人身份,高過普通韃子,立功之後就能轉成一等漢,再立功可以封士,一切待遇和武士等同。另外,隻要選上旗人就可以分配田莊農奴,普通旗兵不另外支餉,除了入旗時賜予的甲械,今後所用之武器盔甲馬匹都需要自備。”

陳德興思索著道:“旗人的數量不用太多,最多五萬便夠了。每一個旗人都和我們的士一樣,由孤王冊封,向孤王效忠。但是他們同時還要服從各自的都統、協領、參領、佐領、領催等各級旗人官員。各旗的官員都是支薪的,都由旗人中的首腦人物出任,咱們的漢士不要去搶人家的飯碗。最低等的旗人稱馬甲,便是騎兵的意思。步兵、炮兵和海軍自有咱們漢人去做,用不著旗人,旗人隻當騎兵便可。也不必配屬大炮、火器,要求弓馬嫻熟,敢於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