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兒答王子有些奇怪地盯著這根黑色的長鐵棒子,心裏麵正奇怪的時候,突然有人一聲發喊,然後就見黑鐵棒子一頭突然冒出濃煙!緊接著就是“轟”的一聲巨響,把王子嚇得一哆嗦。
還沒有弄清怎麼回事,就有人叫喊了起來“中了!中了!”這是用蒙古語叫喊的,王子能夠聽懂,不過還是一頭霧水,中了什麼?
“斡兒答,你瞧瞧那邊。”忽必烈揚起馬鞭,遙指著百步開外的一棵大樹。樹幹表皮,赫然被打碎了一塊兒,露出了裏麵白色的木芯。
“不如走近些看吧。”忽必烈說著話就策馬向前,斡兒答也連忙策馬跟進。
等靠近了那棵中彈的大樹,斡兒答才發現,樹幹不是被打碎了表皮,而是被整個兒打穿了,木屑碎塊在大樹背後散落 了一地。
“如何?”忽必烈笑盈盈地發問,“若是有一萬五千支這樣的抬銃,我蒙古大軍可能掃蕩四方?”
“一萬五千支……抬銃!?”斡兒答猛吸了口氣,扭頭看了看那支剛剛完成射擊的抬銃。兩名漢軍士兵,正手腳麻利的在給這支抬銃裝填H藥和彈丸,準備再次射擊。
忽必烈說“一萬支”抬銃也不是在虛張聲勢,而是很快就會有了。在掌握了撒馬耳幹、不花剌、玉龍傑赤這樣的西域大城後,忽必烈的蒙古國已經擁有了大量的工匠,可以大規模打造抬銃了。不過打造抬銃畢竟是個手藝活兒,哪怕有上萬名鐵匠全力以赴,一萬五千支新式抬銃沒有個一年多時間還是造不出來的。
不過一旦打造完成,盡數裝備忽必烈的漢八旗軍,忽必烈軍的火力立即就能再上個台階。
此外,忽必烈還盡數淘汰了駱駝銃——這玩意兒比抬銃強不了太多,價格卻昂貴了不少,而且一個人裝填彈藥又要控製駱駝,實在有點手忙腳亂。
作為駱駝銃的進化版,青銅大銃也已經鑄造成功——這是由從中原帶來西域,現在已經是八旗大爺的漢人工匠打造的。其實他們之前也會鑄造大炮,這玩意兒對漢地的銅匠來說沒有什麼難度,漢人的冶金其實就是走鑄造的路子。
隻是在中原的時候他們是隨時有可能被色目老爺扔出來當替罪羊的三等漢,自然是少做少錯了。
而現在,他們已經上升成漢八旗了,可以騎在色目人頭上作威作福,負責鑄炮的官員也都是一水的八旗漢官,當然上下一心。大口徑的三寸重炮,一寸半的輕炮,都已經鑄造好了。前者用來攻城、守城,後者可以伴隨蒙古騎兵機動。
有了火繩抬銃和火炮這兩大利器,忽必烈的漢八旗軍已經完全實現了火器化!他們居然成了這個時空,最早跨入熱兵器時代的軍隊。
而忽必烈蒙古軍的作戰方式,也因為這支完全火器化的八旗漢軍的出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了火器居前、馬隊居後的隊形和火器擾敵,馬隊衝擊的戰術。
看到斡兒答臉上驚訝的表情,忽必烈卻是哈哈大笑。自陳德興崛起以來那種事事不順的感覺,現在終於煙消雲散了。有了火器強軍,還有強大的蒙古馬隊,天下還有什麼地方去不得?那個陳德興,在東麵稱王稱霸就算了,如果他敢到西邊來,嗬嗬,那就叫他嚐嚐蒙古火器的厲害!
他拍了拍肚皮,笑道:“有些餓了,今日且到這裏,回去吃飯!斡兒答,明日朕再帶你看看忽氈城的八旗火器軍,那個千銃齊發,百炮齊鳴可是很有些威勢的。”
……
槍聲並不隻在忽氈城外響起,幾乎就在差不多的時間,遠在萬裏之外的江都城大校場中,也同樣響起了一聲槍響。
“砰!”
校場的某個角落,一個靶子應聲而倒。
校場內正有近衛軍在訓練,或許是因為紀律嚴明,或許是他們早就習慣了槍聲,並沒有人多看一眼,仍然在校場上操練隊列和戰術。
而在更遠一些的地方,那些近衛騎兵正騎著精心挑選出來的高頭大馬,手持著馬槊,一遍遍演練著列隊衝鋒。
飛揚的塵土,整齊的隊形,長長的馬槊,轟鳴的槍聲,這一切混雜在一起,展現出的同樣是一支正在走向新時代的軍隊。
這支軍隊在過去的九年間一直在進步,並不是一步到位的跨越,而是穩紮穩打地前行。現在已經發展出了類似西班牙方陣步兵的戰術。距離排隊槍斃的近代線列步兵,也隻有一步之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