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港北洋艦隊大沽軍港碼頭之外。
此時正是一片戒備森嚴的場景,碼頭上到處都是身穿鋼甲,手持長槍的士兵,五步一崗,十步一哨。港口的入口,也早就被從不知道什麼地方開過來的騎兵給封鎖了。
碼頭的泊位上,已經停滿了大大小小的帆船,足足有兩三百艘之多。所有的船帆都沒有升起,巨大的錨鏈都下在海水中,牽著帆船在風浪中上下起伏。
在海河口內一處警備最為森嚴的碼頭上,停靠著兩艘一模一樣的“大洋洲”級戰列艦,都在船尾飄揚著雙龍戲日月的陳明皇朝旗。兩條帆船並不是一邊大,其中一艘個頭略大些,正是大明聖人陳德興的座艦“神洲”號戰列艦。另一艘小些的帆船,則是北洋艦隊旗艦“北明洲”號戰列艦。
這一次陳德興西巡所乘之船,就是這兩艘戰列艦中的一艘,具體是哪艘,現在還沒有人知道,連正在甲板上監督著水手刷甲板擦大炮的北洋艦隊司令官曹安海軍大將本人也不知道。
曹安也是二十二兄弟之一,年紀隻比朱四九、陳千一稍大些。不過卻是個不大顯山露水的人物,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勤勤懇懇的帶兵。在明軍海陸軍分離之時,他就分在了海軍,南洋艦隊、北洋艦隊、海軍部、海軍參謀部都幹過,還當過一任海軍軍校校長。說他是海軍元老也不為過,海上的功力自然非常紮實。所以他是很希望陳德興可以上他的“北明洲”號戰列艦的,雖然這條船不及“神洲”號那麼豪華舒適,但是船上的軍官水手都是極有經驗的,人人都在太平洋上跑過幾個乃是十幾個來回!
遠遠的一長溜的馬車就在鋼甲騎兵護衛下逶迤而來了,其中有五輛一模一樣的鑲金馬車,都是一色的白馬拖拽。曹安連忙招呼身邊的參謀和副官,一塊兒下船去迎侯。因為他知道,陳德興就在其中一輛馬車上麵——這位大明聖人皇帝做久了,膽子卻越來越小,現在出行都是一樣的五輛馬車,一正四副,皇帝到底坐在哪一輛上,就隻有天知道了。
“仙兒,朕這一次快則一年半,慢的話兩年一準就回來。太後、琳兒、慶安、蓮兒還有孩子們就勞你多費心照顧了。影娘,你也要多保重……”
陳德興乘坐的馬車裏麵還有兩個女人,正是剛剛生完孩子的李翠仙和即將要臨盆的墨影娘。
因為很快就要生產,墨影娘自然不跟著陳德興一塊兒西巡了,而且天道教也有一攤子事情要她處理——說句晦氣話兒,萬一陳德興真的在路上遇到什麼不測,有太後李翠仙和手握天道教的墨影娘聯手,大明江山照樣可以安如磐石!
除了李翠仙和墨影娘,皇貴妃趙琳兒、皇妃王慶安(慶安宮主)和夏蓮兒也會留在北京。趙琳兒和王慶安的身子骨都弱,禁不得萬裏風浪,夏蓮兒則是因為懷孕而留在了北京。
除了這五人,大穀愛也不會隨行,她在天道七年末就返回日本,準備接替母親大穀覺信擔任天道教日本大教方主持了。在她返回日本之前,陳德興還親手將一件天道使的白袍披在了她的身上——這件事情在陳德興看來沒有什麼,覺信是他的弟子,小愛又是他的女人,把日本交給她們,自然是讓人放心的。
由小愛接覺信的班仿佛是天經地義的。然而,在日本的天道教武士們看來,此舉無疑確立了天道教日本大教方主持由大穀家族世襲的慣例!而且大穀愛在繼承教方主持的同時,還會接過大穀一門家督之位。從而將教方主持和大穀家督合二為一……
“聖人,您就放心吧,有妾身在,家裏麵的事情就放心好了。”李翠仙一邊回話,一邊還在給個大胖小子喂奶。
這一次,她又給陳德興添了個兒子!瞧她一副紅光滿麵,還在親自給孩子喂奶,就知道這次生產並沒有給她的身體帶來多少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