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朱四九麾下,是分為清八旗係統和明軍係統的。清八旗一係,是模仿咱們早先用來整合遼東各種韃子的八旗製度而建。所統轄的主要也是西域、蒙古的各種韃子,約占八成。另外兩成都是朱四九的門客和火槍師的戰士軍官。而各旗的頭領人物,都是由朱四九的漢人門客出任。現在,清八旗的人數約有六萬,是包括婦孺老弱,青壯能戰之士,在四萬上下。明軍係統則是西軍的六個師,大部分的官兵都是被朱四九蒙蔽,其實還是聖人的忠臣。隻要聖人一道聖旨就能解除朱四九對這六個師的掌握了……”
陸虎一臉憤恨的在信度堡內陳德興的行宮裏麵,咬牙切齒的和陳德興說著朱四九那邊的情況。他比陳德興早到了不少時間。除了幫著李庭芝對付信度河流域的天方教部落武裝,就在搜集波斯那邊的情報。
但是陳德興還是聽得有點無趣,關於朱四九那邊的事情,早就有暗探局和大義教官司(直屬陳德興)的官員向他報告過了。陸虎知道的事情他都知道,陸虎不知道的事情他也知道了。但是看著陸虎說得那麼認真,他也隻有一臉嚴肅的聽著。
其實他的心思卻早就飛到了波斯灣內了。無論怎麼對付朱四九,都得先拿下波斯灣沿岸和兩河流域(指底格裏斯與幼發拉底兩河的中下遊地區)。要不然夠不大著啊——走俾路支地區也能到波斯,朱四九的奏折就是走俾路支過來的。可是俾路支山地情況複雜,土地貧瘠,人口也非常稀少。根本無法為大軍提供後勤支援,至於要千裏攜糧,那可就太不方便了。
所以西進波斯的路線,也隻有走波斯灣的水路。可是波斯灣一帶和兩河流域,現在都被馬木魯克蘇丹的軍隊控製。如果陳德興要走那兒去波斯,就得和馬木魯克人發生戰爭。
打當然是能打贏的,不過陳德興卻不大想把馬木魯克人一下打趴下。道理也很簡單,大明在地中海沿岸的投放能力實在有限。西征軍和大食軍加在一塊兒,就是十五六萬。如果單純作戰,這些軍隊足夠打垮蒙古人、歐羅巴人和馬木魯克人的聯合。
但是要有效統治,這些人也就隻能拿住幾個關鍵地區,比如小亞細亞半島和兩河流域……就這點地盤要控製住也已經非常勉強了,再大根本就鎮不住了。
所以現在貿然打垮馬木魯克人的後果隻有一個,造成大片土地出現權力真空。而權力真空必然會造成大亂和企圖填補這個真空的勢力出現。
首先大亂對華夏殖民在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建立穩固的統治是不利的。因為華夏殖民者在一百年內的主要任務是增加自己族群的數量,讓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變成華夏人的家園。而不是去征服他們根本控製不了的土地。因此周邊地區的混亂局麵,隻會造成兩塊華夏殖民地很難從阿拉伯人和埃及人那裏獲取發展所需的物資,而且還有可能出現大量難民湧入。而最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小亞細亞和兩河的華夏統治者產生出更大的野心,企圖趁亂征服整個大食和埃及地區……而這片地區又是天方教的大本營,本土的文化和宗教力量異常強大!
而且誰也不能低估天方教的頑固性和鬥爭性……他們可不是相信婆羅門教的印度賤民,過著地獄一般的苦日子也不造反,隻知道自己種不好,應該吃苦。
如果信奉天道教的漢人處於絕對的數量劣勢,再分散開來統治整片很難搞定的土地,後果很可能是漢人被阿拉伯人、波斯人同化!天道教會被天方教戰勝!
從長遠來看,在小亞細亞和兩河穩紮穩打的發展,比貿然統治整片區域更加有利。
而且,大明如果征服了整個大食和埃及地區,那勢必會引起基督教和蒙古人的警惕。兩方麵的戰爭很可能會結束,轉而變成合作關係,共同對抗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