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薑老丈家中出來,齊子蟄和李丹青騎著馬,帶著一隻雞。
兩人又到了鬧市,把雞給了路人,拐入商鋪門前,策馬到倚雲樓門前瞧了瞧。
瞧畢,再策馬,往城門外狂奔。
一路上暢通,沒有人攔阻,沒有人追殺。
很快到了城門前,小兵過來問了幾句,便放他們過去了。
兩刻鍾後,兩人進了長生寺。
上了香,在寺中用了齋飯,再去長生寺後山繞了一圈。
兩人出了長生寺,往京城方向策馬跑了半刻鍾,再調轉馬頭,又回到石龍鎮內。
兩人在石龍鎮酒樓上用飯,飯畢,齊子蟄帶著李丹青上馬,緩行觀看石龍鎮風景。
傍晚,兩人回到李家老宅。
這一晚,李丹青累極,躺下便睡著了。
一夜無夢。
第二日醒來,她怔怔道:“昨晚,竟睡得特別香。”
齊子蟄笑道:“從此,應該不會夢魘了。”
這一日,李丹青和齊子蟄帶著人遷了楊蕊娘的墳,於午後回京。
回至京城後,李丹青安葬好楊蕊娘,祭拜畢,令人告訴了李大鼎。
又過數日,李丹青令內侍持聖旨至石龍鎮,頒發兩條政條。
其一,廢除石龍鎮宗族私刑,若有宗族因女子不貞,私自動刑,甚至將其浸豬籠的,過後官府將追究。
其二,石龍鎮中,凡看到虐待女子的,可到官府舉報,官府查實,會賞舉報之人,罰虐待之人。
沒多久,一道旨令到了長生寺,送到魏淩光手中。
旨令中,命他還俗,即刻走馬上任,任職石龍鎮亭長,專門處理宗族私刑並虐待女子之事。
隨著旨令同去的,還有一名侍衛,這名侍衛以後會跟著他。
魏淩光知道,這名侍衛是保護他的,也是監視他的。
這當下,李丹青正執筆,在紙下寫下數條改革之法。
石龍鎮,是試點。
古代律法不健全。 一地宗族之勢力,有時候連官府也得讓步。
縱然她掌著天下權柄,也動搖不得全國宗族勢力。
但她可以先動搖石龍鎮宗族勢力。
魏淩光不是想當刀嗎,就讓他去宰石龍鎮的宗族。
李丹青擱筆。
她來了這時代,她當撼動男子手中的權益,讓可憐的女子能喘口氣。
第121章
秋天, 李丹青再度提拔數位年輕有為的臣子,暗示年老思維僵化的臣子告老還鄉。
在她掌權期間,臣子們別想倚老賣老占著位置。
有能者居上, 無能者速退。
老臣子被刷下去一批。
新政施行起來更暢順了。
期間,李丹青又頒布數條政令, 其中一條政令是興辦天下女學的措施,女學之課本, 由她親手改編。
她不是要培養什麼才女。
她之目的, 是讓大部分女子能識得自己的名字,能粗略看懂家書和契書,不會受哄騙。
又兩年,大夏國女子地位較之前高了許多,若在夫家受了氣, 也敢提出和離, 另擇夫婿。
李丹青看見這些變化,心下欣慰, 此是她極力要掌權,寸步不讓的原因。
若讓齊子蟄掌了權, 男子本位思考, 固然會富國強兵,但不一定會想法去提高女子地位。
唯有她自己掌權, 在她有生之年,可設法令女子好過一些。
她也會潛移默化,令得小李齊知曉百姓疾苦,努力擔起責任, 為百姓謀福利,為女子謀生路。
這年夏天, 齊子蟄終於帶著李丹青到莊子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