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是沈老太太啊,大喜事。”來人臉色變化極快,一下便笑意盈盈的。
原來樂安縣主在太子登基後被封為淑妃,成了新帝的寵妃,想起青州寧秋閣的衣裳,到現在都忘不了,還想請寧秋閣幫製作幾套裙子。
“淑妃娘娘的原話是,皇上誇寧秋閣的裙子做的好,配色舒服,花樣也新鮮。”
“皇上高興,娘娘也高興,特意吩咐我們來定衣裳,等郡王爺入京,一塊帶到宮裏去。“
何慧芳驚呆了,皇上,娘娘,郡王爺,這些人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人物,一時間說不出話來。安寧和沈澤秋也一萬個沒想到,樂安縣主從落魄皇族成了宮裏的娘娘,還惦記著寧秋閣的衣裳。
這是確實是大喜事。
安寧和徐阿嬤一塊設計了兩套衣裳,挑選了寧秋閣手藝最好的繡娘趕工,在平永郡王進京前做好了,隨著車隊一起入京。
至此,寧秋閣的招牌更加響亮,人人都稱讚,這可是宮裏的娘娘都惦念的衣裳,比京城的還好哩。
生意上紅紅火火,一家人也都平安順遂,十年的時光一晃而過,快極了。
寧秋閣的招牌徹底打響,將鋪子開到了州府,和附近幾個大城,寧秋閣不僅經營衣裳、胭脂首飾,還開辦錢莊,經營船隊,就連金陵也有他們的織布坊,染布坊,桃花鎮沈家也成了青州有名的富商。
而在沈家村,沈澤秋一家更成了傳說中的人。
“哎呦,澤秋小時候就聰明,虎頭虎腦,一瞧就是個做大事的人。”①①
“還有安寧啊,雖然一開始身子骨不大好,但瞧著就有旺夫像,是個貴人哩。”
沈家村還是老樣子,老槐樹下坐滿了納鞋底,摘豆角,和扯閑話的村民。
……
太陽落山了,夜幕降臨。盛夏的夜晚,要是刮一陣涼風,讓人從頭到腳,每一個毛孔都透著舒服。
沈澤秋用扁擔挑著兩隻籮筐,推開陳舊的木門走入院子,籮筐裏是賣剩下的粗布,棉布,還有一個裝滿糠的布袋,裏麵是今天賣布換來了六枚雞蛋,雞蛋金貴,家裏一般是舍不得吃的,要攢起來拿到鎮上去賣。
他娘親何慧芳總念叨,家裏的每一分錢都要攢起來,攢著給他娶個好媳婦兒。
不過今天,他娘特意走到村口來提前告訴他,她今天相看上了一位姑娘,臉上有傷,身子骨比較弱,但人是一頂一的好,沈澤秋有些忐忑,和說不出的小激動。
一進堂屋,他先低頭把籮筐放下,手掌在褲腿上抹了兩把,這才敢抬頭看。
屋子裏的燈不太亮,一位年輕的姑娘抬眸望來,眼眸清澈,隻看了一眼,沈澤秋的心就砰砰砰狂跳不已,一股說不清的熟悉感湧上心頭。
他娘親說的對,是位一頂一的好姑娘。
“澤秋哥,澤秋哥……”幾聲低喚,將沈澤秋從夢中喚醒,安寧的臉龐逐漸清晰,正笑盈盈的看著沈澤秋,“你看賬本看累了,都睡著了。”
沈澤秋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起身舒展了一下腰肢,柔聲的對安寧說。
“我夢見了第一次見你的場景。”
“夢中見了你,醒來身邊還是你,真好。”
安寧點了點沈澤秋的額,“嘴越來越甜,越發會哄人啦。”
說完二人相視一笑。
廚娘做好了晚飯,丫鬟們準備上菜了,梅香過來通稟,“老爺,夫人,開飯了,小少爺從學堂回來了,小姐也到飯廳了。”
安寧對梅香點點頭說知道了,然後扯一扯沈澤秋的衣袖,“咱們快些去,別叫娘等著咱們。”
還沒到飯廳,老遠就聽見了何慧芳洪亮的聲音,“哎呦,咱們小楊梅也會背詩啦,和你哥一樣聰明,來,再背一首給奶奶聽!”
安寧和沈澤秋站在門外瞧著,臉頰上都帶著笑意。一家人齊心協力,終於過上了好日子。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