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壞警察(1 / 2)

葉雲一直堅定的認為,《小鬼當家2》是絕對不可能超過《第六感》的,這讓幾個小夥伴一直很不解,他們當然也知道,若論藝術性,後者完爆前者,自從《第六感》上映以來,葉雲的導演才華才真正獲得苛刻的好萊塢專業人士的認可,雖然還有些看他不順眼的家夥堅持叫他“兒童片導演”,但那不過是少數人的嘴硬罷了,據哈維的說法,葉雲很可能憑借這部電影獲得一項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

與之相比,《小鬼2》就差遠了,徹頭徹尾的商業片,第一部還能得到配樂和歌曲提名,這一部,想都不要想了。葉雲幹脆也沒打算申請,以免貽笑大方。

藝術和質量上的差距他們都能看得到,但這不代表質量高的票房就高,《小鬼2》的票房增長速度太猛了,三周過億,驚爆了所有人的眼球,但看葉雲的模樣,他卻沒怎麼當回事——葉雲對票房的反應向來讓小夥伴們很不解,他似乎一直覺得票房過億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事實是,這就是很了不得的事,誰要是導演或主演過一部北美過億的電影,早得意的跟要見上帝似的了,報紙上有那麼多人看葉雲不順眼,實在是因為這家夥的電影票房太逆天了,偏偏他自己卻覺得沒啥好大驚小怪的,而這種態度更加劇了美國媒體對他的敵視。

他們把葉雲的淡定當成了對自己的嘲諷,一個中國小子居然這麼瞧不起偉大的美利堅,這是絕對不能忍的!

後知後覺的葉雲一直就沒搞明白,為啥自己會有那麼多敵人。

而說到底,這就是代溝問題——三十年的代溝,實在是大了點。

小夥伴們湊在一起討論《小鬼2》到底能不能超過《第六感》,媒體們也有事沒事的拿這兩部電影做比較,內心的滋味可謂五味雜陳。

早先的日子多好啊,一年就幾部過億的電影,離不開巨大的投資,鋪天蓋地的宣傳,閃亮的明星,雄厚的製作班底,經過一兩年乃至幾年的討論和策劃才最終立項,然後是半年或一年的籌備,再加上半年或一年的拍攝製作,曆經無數次修改、磨合、溝通、對立、廢寢忘食、撕心裂肺……終於,一部電影製作完成,它的誕生是那麼的艱難,包含了無數人的心血,其中的曲折簡直能寫成一本書,對於好萊塢的電影工作者來說,它幾乎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幾乎”這個詞用的好,當歐洲和中國大陸的電影人把電影當成藝術品時,好萊塢已經很自覺的將其商業化,電影是商品,做的好了,就“幾乎”算是藝術品。

但自從那個中國小子到來,事情就開始變味了,那些曆史悠久實力雄厚的電影公司需要耗費那麼多人力物力才能製成的電影,他用一支草台班子就做到了;為了分擔風險,幾百萬的電影項目都要好幾個公司合資完成,他連拍三部,每部都是獨立製作;好萊塢有八大電影巨頭,票房過億的電影每個巨頭分不到一部,他卻輕輕鬆鬆得了兩部,從9月份開始,連續三個半月,呆在票房排行榜上的都是他的電影,並且這種情況還要繼續下去,並且說不定還要再繼續三個半月。

要真那樣的話,那就是7個月了,一年總共才幾個月?

為什麼短短兩年不到,事情就變成了這樣?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中國小子為什麼能連續三部電影北美過億,過兩億,這是無數人在問的問題,提出問題之後,他們就試圖給出答案,很多人相信,這其中一定是有某種訣竅的,一旦找到這個訣竅,他們就能像中國小子一樣,創造票房奇跡。

“根據我們從市場上了解到的情況,接下來的幾年,好萊塢會出現很多以兒童和家庭為主題的影片。”

傳奇影業會議室裏,擔任副總裁之職的比伯說道,他將手裏的文件發給與會人員:“事實上,已經有幾部電影進入了立項籌備階段,很明顯,《小鬼當家》和《第六感》的成功刺激到他們了。”

“跟風。”葉雲全身放鬆的躺在椅背上,手裏的鉛筆有一下沒一下的敲著腦袋,問道:“現在愛德華的身價漲到多少了?”

“呃……這個很難說,據說有人打算以1300萬的片酬請他加盟,也有人想用底薪+分成的方式。”比伯努力回想自己收集的信息,但終究知道的不是很多。他不由在心裏埋怨葉雲:你是他的監護人,平時有多少電影公司是直接把劇本和片酬數目送到你麵前的,這些你最清楚才對,幹嘛來問我?

“這小子這麼值錢了?沒想到,沒想到。”葉雲搖搖頭:“他們要跟風,就讓他們跟好了,愛德華隻有一個,觀眾們可不會對所有的小鬼買賬。不管他們了,說說我們今天的議題:關於新電影《人鬼情未了》的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