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樂直接無情拍開他的手:“這是我們的機器人。”
郭元洲也不生氣,杵了杵他:“要不要和我們八組相親?”
林樂:“?”
這時候郭元洲將八組機器人上的紅布掀開,是一個粉紅色運動型機器人,光禿禿的腦袋上還有個蝴蝶結。
令人窒息的‘美’。
八個組的機器人全部露麵,隻有郭元洲這組機器人是個粉粉嫩嫩的顏色,在他的介紹下,所有人默認八組機器人是在場唯一一個女性機器人。
“你們組同意你用這個顏色?”羅子明湊過來,嘖嘖稱奇。
“他們隨便,對顏色不挑。”郭元洲指著腦袋上蝴蝶結,“那個是他們設計的感應器。”
羅子明那組是一台銀色機器人,屬於精細型,手指比其他機器人要長,頭部的控製元件也要多,所以反應會更快。隻不過頭大了,肢體控製沒有其他類型的機器人靈活。
設計好機器人後,計科院學生負責設計代碼,其他人則調試機器人,試圖讓它更快融合。
“一百米的距離。”林樂和同伴用軟尺量出一百米,在百米處放下一個牌子,“好了,可以讓三號試試跑過來。”
跑步的程序由於之前機器人上麵的積累,蘇晚花不了多少時間,便編寫好。
她坐在電腦麵前,按下運行鍵,三號機器人直接朝著牌子跑去,隻不過中途突然摔倒,但倒在地上,它的手腳還在不停劃動著。
蘇晚按下暫停,其他人則上前將機器人扶起。
“程序沒有問題。”蘇晚轉向另一台電腦,打開一直實時監控錄像。
幾人圍過來觀看,從起跑到摔倒前,三號的表現還算正常,隻是突然摔倒。
“放大三號的左下肢。”林樂站在蘇晚椅子背後,伸手在屏幕上畫了一個範圍。
三號的左肢被放大,同時監控繼續慢速播放。
“左下肢不協調,膝蓋彎曲的時候慢了。”林樂讓同伴去檢測,果然發現膝蓋彎處的零件有受損的痕跡。
林樂幾個人將三號抬到‘手術台’上,他們將左下肢拆開,重新調試。
蘇晚則坐在電腦前,將程序代碼繼續優化,她不認為比賽光這麼跑就可以。
“調好了,再試一次。”林樂和同伴將三號扶起來,讓它回到起點。
蘇晚將機器人的整體數據調出來,發現膝蓋那處的靈活度被林樂他們調高一倍,她重新運行程序,這次三號成功跑到一百米終點。
“十一秒。”蘇晚看向電腦數據,“可以再加快。”
一整天時間,他們在裏麵一遍一遍調試三號,力圖達到最快地的速度。
不過三號機器人還需要和身體內的元件磨合,速度隻能慢慢提升,結束時,速度達到九秒五八。
差不多和世界冠軍速度一樣快。
“八組肯定比我們快,下次我們可以再調試三號,看能不能再快一點。”林樂走之前看著黑金色的三號道。
說是一周時間,其實隻有三天,最後一天比賽,約等於是隻有兩天。
時間緊迫。
蘇晚作為編寫程序的人,需要做的事便是熟記三號各種數據,以達到最優解,讓三號發揮出最大力量,且不失敗。
周五課間,她收到林樂發來的一則數據,是他們幾個昨天線上一起商討出來的,等到周六便會改調成這個數據。
蘇晚從上滑到下,要將所有數據代碼化,等到明天,可以直接修改運行。
她和郭元洲一人拿著一部手機,走路都在看,顯然其他組也同時在進行改調。
兩人走進教室,蘇晚習慣性走到封揚旁邊坐下,她打了聲招呼,又繼續低頭看著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