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場有位叫本間宗久商人為能夠預測米價漲跌,他每天仔細地觀察場米價變化情況,以此來分析預測場米價漲跌規律,並將米價波動用圖形記錄下來。
他在紙上畫了一個圖形,“公主,這個叫蠟燭圖,其中實心的蠟燭叫陰線,為什麼叫陰線呢,因為在蠟燭形狀的頂部是開市價,蠟燭形狀的底部是收市價,收市價小於開市價形成了陰線,蠟燭形狀的上方有一根上影線是最高價,蠟燭形狀的下方有一根下影線表明最低價,若是沒有上、下影線,則代表最高價就是開市價,最低價就是收市價,也稱做光頭蠟燭形狀,同理,空心的蠟燭叫陽線也是類似的原理”
“我為何和公主說這些呢?因為我們可以借助這些蠟燭圖來預測每日大米價格的漲跌,也可以用來分析那些商賈豪紳操作米價的漲跌規律,當然了,公主,這隻是一個輔助的工具,若是想打壓這些商賈豪紳遠遠還不夠”
這群商賈豪紳故意哄抬價格,造成大米價格水漲船高,百姓也因此苦不堪言,但這裏麵涉及到一個大米的供給和需求的分析,我了解到揚州水患之後,目前正處於糧食豐收的時間,包括江南、幽州、徐州、嶺南等等,也處於豐收的時點,而並眼下也沒有天災人禍給糧食產量造成威脅的消息。
如此,到時候大米的供應必然會增加,且屆時的供給增加將會遠遠超過需求的增加,我們需要做的嘛,就是派人將目前大米每日的開市價、收市價、最高價、最低價,統計成一個個蠟燭形狀的蠟燭圖。
根據供應和需求的分析,等待各地的糧食快要豐收上市之時,公主隻需派人放出假消息說:今年豐收的糧食品質極差,再助推這群商賈豪紳哄抬目前市場中大米的價格,讓大米的價格再創一個新高。
然後再根據蠟燭圖,預測的大米價格漲跌,選擇在蠟燭圖的相對高點,我們將朝廷糧倉中所有的大米以哄抬的高價賣給這群商賈豪紳,再放出風聲說朝廷餘糧緊缺,對大米的需求非常旺盛,那這群商賈豪紳必定是有多少大米就收多少大米,妄想到時候再高價賣給朝廷。
而我們將糧倉中大部分的大米以高價都賣給了商賈豪紳後,這時各地的大米也都上市了,我們再來個轉向又放出風聲說,今年這批大米不但品質好而且產量極大,那麼這批優質的大米突然大量的湧入市場,不但供應增加而且遠遠大於之前的需求。
最後,大米的價格會急劇的下降,而商賈豪紳高價收購的大米也會砸在他們自己手裏,虧的血本無歸,而朝廷嘛,就可以用大米高價賣給這群商賈豪紳的錢,去買價格低、品質又好的大米去補充空閑的糧倉,這樣,不但讓這群商賈豪紳元氣大傷,再不敢亂來,又狠狠賺了他們一筆,讓他們把壓榨百姓的錢一個子都不留的吐出來。
他心裏暗想,“供大於求價格下降,供小於求價格上漲,而價格終將會趨向一個合理的區間,商賈豪紳再怎麼壟斷價格,再怎麼壟斷大米,他們難不成還能鬥得過朝廷麼?”
其實,這是屬於是大宗商品也就是期現交易的一個知識範疇,蠟燭圖屬於技術麵的分析,供應和需求屬於基本麵的分析,朝廷放出的風聲屬於消息麵的分析,三點共振下,這其實叫做高位做空大米,同時也是想大米價格最終回歸合理。
當然其實還有一個預期他沒有說,那就是他預期大米會豐收而且產量極大,但是大家都還沉浸在揚州水患,各地此起彼伏的天災人禍導致的糧食緊缺的情緒當中,這也是這群商賈豪紳能利用這個情緒故意哄抬大米價格的原因之一。
但那群商賈豪紳卻忽略了,無論他們的實力有多強,他們和朝廷對著幹那就是在自尋死路,就好比現代的焦煤企業,焦煤的龍頭企業無序的漲價,國家約談他,他敢不聽話試一試,等待他的便可能是國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