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城突然沉默不說話,幸芳聽著電話那端亂了節奏的喘熄聲,仿佛被宋文城回吻了一樣,也有點不自在。
明明是這麼多年的老夫老妻了,但幸芳和宋文城一樣,還是受不了對方的撩撥。隻是這樣簡單的打個電話,都好像蘊藏著不可言說的快樂。讓人欲罷不能。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氣氛越來越曖昧,未免失態,幸芳開始說話轉移注意力。
“衣食住行,老百姓過日子,肯定離不開吃。民以食為天,所以我要進軍餐飲界。這一年裏,你搞米線店應該也發現了,這一行的前景非常不錯,肯定能賺大錢。所以,我打算像米線店一樣,從小吃店幹起。一步一步來,最後我會開全國連鎖店的。我打算開餃子館,前期為了招攬生意,還可以兼職賣早餐。”
“這一年裏,我在北市買了兩處門店,地段好人流量大,正好適合幹這個。還有,我最近還在學校附近買了個小房子幹小超市,主要賣菜和賣各種日用品,就為了以後給餃子館供貨。”
“我的餃子館會兼職賣煙酒,所以我得提前找貨源,最近找的這幾家都不錯。物美價廉,在小超市裏賣的非常不錯。”
幸芳一開始沒有開超市的想法。是她在幫著巫丹兒她們忙,給她們找進菜渠道的時候產生的想法。
做餐飲,食材新鮮度很重要。幸芳要做有口碑的龍頭老大,更應該注意。未免到時候手忙腳亂,幸芳要先找好了進菜渠道。
“小超市挺賺錢,所以我想把咱倆在舒城的房子,也改成小超市,讓爸媽她們幹。咱倆的房子,我不想租給別人住,一直空著也浪費。不如改良一下,讓它物盡其用。收益方麵,我想對半分,咱們出房子和渠道,爸媽她們負責賣貨和管理。菜呢,可以從我老家進貨,也可以去早市買,生意好的話,我還可以出錢給家裏買個三輪車,給她們送菜用。”
幸芳做事情,都是提前考慮好的。她不打無準備的仗。要幹,她就肯定會好好幹。
“行,都聽你的。”宋文城溫柔的回答。“餐飲這一行確實大有可為。現在剛剛改革開放,大多數人都還在觀望中。小超市和餃子館,都是走群眾路線,主打一個物美價廉和薄利多銷。這是利民之舉,肯定能做起來。”
經過這一年米線店的經營,宋文城已經發現吃食中可怕的商機了。明明一份米線便宜的才幾毛錢,但它就是很賺錢。非常的出乎意料。宋文城的年終報告交到上邊,上層領導對此也是大吃一驚。
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米線連鎖店,淨利潤賺的能比一個大型食品加工廠還多呢?
這是什麼壯舉?它簡直太不可思議!
受宋文城軍區的啟發,其他軍區也有樣學樣,開始用這樣的方法安置烈士家屬和退伍軍人。花國傳承幾千年,哪個地方沒有點特色美食?雲省的米線能幹出一片天地,別的省的其他吃食肯定也可以。
宋文城他們軍區選擇和大學食堂合作,那別的軍區就可以選擇企業食堂。辦法總比困難多,隻要肯琢磨,大家的收獲都不會差。
“對,我就是這個意思。”幸芳笑著回答。“現在倒買倒賣雖然能賺快錢,但我沒時間。而且幹倒爺也不是長久之計。咱這做買賣才剛合法,太高調不好。同時,我也不想太投機取巧。不然哪天國家出手,我肯定討不到好。”
“我這邊暫定的是開兩家小超市,和兩家餃子館,除了婷婷兩口子,還需要十個左右的服務員,你那有合適的人,可以給我推薦推薦。如果你那邊沒有,我就在本地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