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城他們部隊, 作為祖國的第一道屏障,一直衝鋒在第一線。時不時的, 幸芳就能從電視和廣播中, 聽到傷亡報告以及戰爭取得小範圍勝利的消息。這讓幸芳非常的揪心。
以前, 幸芳沒有親眼見過戰爭的殘酷。總認為宋文城是無敵, 肯定不會有事的。但去過部隊,親眼見過戰後的傷員有多慘之後, 幸芳不這樣想了。
宋文城也是血肉之軀。他中彈也會流血,他被炸彈炸到也可能會死亡。所以,宋文城一參戰, 幸芳就開始緊張、擔憂的睡不著覺。
為了第一時間知道戰爭的消息, 每天晚上的新聞聯播,還有每天早上廣播裏的早間新聞,從此都成了幸芳家必看的節目。但凡節目中,報導一些不好的消息,幸芳都會輾轉反側到失眠。
某一天, 幸芳吃著飯, 想到宋文城可能正在戰場上風餐露宿, 她就難受的食不下咽。
不行,她不能這樣幹看著、幹等著。幸芳要為宋文城做些什麼,為戰場上的所有士兵做些事情。
想到就幹,翻出家裏的存折,幸芳把這一年裏做生意賺到的三十萬利潤,全部都捐給了宋文城的軍區。捐款之後,幸芳終於不再擔驚受怕。她開始努力的賺錢,爭取下次宋文城需要她的時候,她還能幫上大忙。
幸芳做這些,都源於她對宋文城的愛。但效果卻出乎意料的好。國人還是很愛國的。聽說有企業給戰士們捐款三十萬,一些有能力的企業家和個體戶,紛紛效仿,慷慨解囊,給部隊捐款。
部隊為感謝所有捐贈者,給每一個捐贈者都發了一份證書和一封感謝信。像幸芳這種捐款大戶,還額外得到了一個優秀企業家和明星企業的稱號。
別小看這個簡單的稱號,有了這個稱號,幸芳相當於在商場上,有了一條綠色通道。以後她想幹什麼,不但上邊的人不會為難她,下邊的百姓知道幸芳是大善人,也會下意識的信賴她、支持她。
幸芳得了實惠,也沒飄。她賺錢的初衷,本來就有一部分目的是為了做慈善。現在,能把事業做大做強,她就更會堅守初心。
完全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幸芳做不到。她沒那麼無私。但每年拿出一半的利潤去做善事,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幸芳義不容辭。
幸芳越仁善,擁護追隨她的人就越多,她賺的錢就越多,她捐款的數目就越大。如此良性循環發展,幸芳的餃子館和小超市,很快就開遍了全國。成了大餃子館和大超市。讓幸芳成了名副其實的明星企業家,餐飲界的女王。
捐款時的幸芳,不會想到她這一舉動,有這麼大的收獲。她那時,滿腦子都是宋文城。宋文城一天沒回來,幸芳就一天不能安心。
等一年後,宋文城給幸芳打來電話的那一刻,幸芳立刻放下手頭的事情,坐飛機去找他。孩子們也跟著幸芳一起。
又過了一年時間,雙胞胎和冬至又長大了一歲。如今,雙胞胎已經讀高中,冬至也學有所成,即將從少年班畢業。按照傅校長他們的想法,幸芳這時候應該準備送冬至出國深造了。但冬至的理想始終都是當兵。出去留學,不利於在部隊發展。所以,去留學,他拒絕。
傅校長軟磨硬泡的三年,也沒讓冬至改變主意。冬至是宋文城和幸芳的兒子,不是任人擺布的傀儡。傅校長又不能用強。最終,傅校長他們隻能自我說服,忍痛放棄了冬至這樣的好苗子。
看著冬至跟著那些軍事老師開始上課,傅校長真的難受的每天吃飯都沒味兒。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