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節(1 / 3)

趙善易嗬笑一聲:“可能嗎?我和他自小一起長大,他是什麼性格,我能不知道?禦史台的折子他能不知道?陛下沒有理會那道折子,他這是信心倍增了。”

裴峴擔心的不是這個,西北的蒙古人已經南下了。建州的建奴已經為主沈州,已經連續攻了幾次,丁遠山要是守關口是沒問題的,但整個遼東以南要是讓給建奴,那就太便宜他們了。

丁遠山一直圖謀的是收複遼東。

肅王爺的生意滲透的太深了,蒙古人若是南下,他毫無抵擋之力,全憑東麵的守軍震懾。可朝中能用的武將有限。

陛下當初用師兄巡撫江南,就是為了守住江都這道水路口,可如今江都有慶王,何靜生在江南攪弄,讓師兄沒什麼發揮的地方。

他有心讓師兄去巡撫山東,漕運北上最重要的一段路程,山東至關重要。

趙幼澄問:“因為九嬸的性情,我倒是不了解趙旭,當真像他們說的那麼聰慧嗎?”

趙善易笑了下,有些戲謔看了眼趙幼澄。

“趙旭有沒有趙誠聰明,你該能猜到。比趙誠還聰明的孩子不多了。”

趙幼澄這會兒也不藏拙了,自信說:“我知道,阿弟早慧藏不住。隻是早慧未必就是好事情。”

趙善易:“但是眼下,聰明肯定是比裝聰明有用。”

他是鐵定支持趙誠繼承大位。

趙幼澄也猜到了,他能把話說到明處,就是廉親王等人的態度。

西苑中趙暉再次昏厥,左書房的人如臨大敵,楊壽山的頭發幾乎全白了,整個人隻剩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盯著人的時候讓人十分懼怕。

蘇妃紅著眼睛守在床前,趙暉幽幽醒過來,看著床前的人,輕聲安慰說:“朕沒事,放心吧。”

楊壽山一言不發,像一張張滿的弓,。聽見趙暉有些艱難說:“召康親王、廉親王。”

楊壽山紅著眼應聲:“老奴這就去。”

趙暉疲倦地閉上眼。

康親王和廉親王當天進了西苑,所有人也就知道了。

周憲實看著周聿昭的來信,很久都沒說話,最後還是和送信的人說:“就按你們侯爺說的辦吧。”

若是眼下趙誠繼承大統,那趙誠偏向的肯定是宗親和裴家等一係人。

他周憲實排不上號,周太後也沒有話語權。

所以周聿昭這麼鬧一鬧也好,裴家若是落下去了,連帶的宗親也落不到好。那才是新的棋局的開始。

殘局總是不好擺弄。

康親王和廉親王進了西苑,很晚才回去,至於他們說了什麼沒人知道。

趙誠都知道陛下召了康親王和廉親王。他絲毫不在意,隻管完成陛下布置的功課,在西苑裏最不缺的就是聰明,所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故作聰明。

趙旭的人忍不住,不想吳順那麼謹慎,在西苑裏四處打聽,甚至都打聽到楊壽山的幹兒子楊先勇那裏去了。

楊壽山也就知道了。

趙誠聽吳順說隔壁院子裏兩個內官消失了。

趙誠知道,楊壽山警告隔壁的人了。趙旭確實被嚇著了,連著兩日閉門不出。

趙誠還是照舊,但是第二日就知道姐夫裴峴出事了。

第116章 十一月初

◎風雲初定◎

周聿昭是鐵了心查裴峴, 在漕運上就一路細查,何靜生甚至查到他曾在漕運上放過運糧船,和江南糧商關係匪淺。

何靜生就等著這個機會, 幾乎不假思索, 將裴峴和攪弄江南糧價的人聯係在一起。

裴峴起初也不知道,等彈劾的折子進京後,他才讓裴慎速速南下去查。

周聿昭的折子進京, 是做實了裴峴在江南糧價案中有操弄糧價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