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妹,小翠就一個腦袋兩個大,頭疼得不得了。
“明年再回去吧?今年健健和康康還沒有三歲呢,冬天上路孩子容易生病。”小翠征詢方光輝的意見。
“好,那就明年吧,好些年沒回去了。那天大哥寫信來說,我娘天天在屋裏罵我是娶了媳婦忘了娘!”方光輝想到孩子小,媳婦說的有理,老家的親人他也是惦記著的,明年再回去也不遲 。
年前小翠和黃秀蓮還有小晚又重操舊業,三人一起搭夥做糖賣,今年小翠為了迎合沈市的客戶,又開發了綠豆糕,有吳強做銷售,三人自然賺得是盆滿缽滿。
其實她們做的這些糖供不應求,小翠她們隻有三個人,產量很難上去。但為了穩妥,小翠還是放棄了這些賺錢的機會,小富即安。
現在小翠妥妥的是個小富婆,家裏在銀行的村款已經有六千塊了,加上今年過年賺得五百,足足有六千五的存款,她都存了定期,平時方光輝的工資養一家五口還有盈餘。
過年時,黃秀蓮聽到方光輝說明年要回去探親,忍不住把自己回老家探親發生的事情又學了一遍,給家裏同樣有個極品婆婆的小翠打預防針,隻有你想不到做不到的,沒有她老人家想不出的。
想到李建的娘居然想把李建的倆閨女留在老家,換他兄弟的兒子到部隊來,要不就要李建幫侄兒解決城市戶口,沒有道理兩個丫頭片子都是城市戶口,她老人家的大孫子還在農村刨土坷垃。
李建脾氣也發了,好話也說了,爹娘就是油鹽不進,反而說他當官了就看不起在農村的兄弟,不是個好東西,一定要他們回去時把兄弟的大兒子帶上。
幸虧介紹信和錢都在李建身上,一家五口偷偷買車票,直接從黃秀蓮的娘家上的火車【工 仲 呺:mg2book】。放在老家的行李都沒帶,隻臨時買了個行李袋裝東西,然後拎了兩個從黃秀蓮娘家拿的包袱上的火車,簡直是狼狽不堪,用李建的話說是逃難回來的。
李建回來沒多久,就收到了兄弟的信,說以後兩家老死不相往來,爹娘也不再認他這個不孝子,弄得李建消沉了好一陣。
“說不認李建這個不孝子,那為啥每個月寄回去的二十塊錢都沒見郵局退回來呢?其實李建爹娘勤快又肯幹,我那妯娌快活得很,這二十塊錢他爹娘一大半都補貼給他兄弟家了,在村裏比哪家都日子好過,還不知足?“黃秀蓮想起來氣就不順。
“還想把我那兩閨女留在老家,把她們給嚇得,估計這輩子都不肯和李建再回老家去了!”
“方光輝的老娘也是偏心他弟弟……”小翠忍不住和黃秀蓮吐槽起來,有些話真是不吐不快。
當黃秀蓮聽到小翠的婆婆居然想讓方光輝幫著養弟弟在外麵的私生子時,嘴巴張的可以吞下一個雞蛋。後來又聽小翠說那小寡婦壓根就沒懷孕時,忍不住哈哈大笑,最後兩人統一了意見,就是男人轉業時打死都不回老家,哪怕留在東北都行。
清明前,東北的氣溫已經開始慢慢回升,到了清明節時,外麵真正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了。
老家的春茶已經寄來了,小翠給分包好了,背著背簍送到小晚家去,還給她帶了從老家寄來的大頭菜,兩姊妹都是沒有娘家的人,隻有從老家親朋好友寄來的土特產上尋找安慰。
這幾年大嫂李春蘭的娘家偷偷的賣茶葉已經脫貧了,小弟娶上了媳婦,連孩子都有了。李老爹謹慎,有錢了連新房都沒有起,隻在老屋旁邊給兒子起了兩間木屋做新房。每次賣茶的錢都分成了三份,兩個兒子一份,二老和李春蘭算一份,李春蘭不肯要,李老爹硬逼著她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