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節(2 / 3)

但是他本人在這裏也並沒有什麼底子, 所以很多人有本子也不會遞過來。

而同樣的,很多片子在他看來也不夠好。

所以他們的本子委實不算多。

但是, 寶珠為他彌補了這個短板。

她的小說月刊已經發行一年了,其中不少故事都特別好,雖然內地跟香港社會風俗不太一樣,但是也有很多地方還是相通的。畢竟都是中國人的地方。

小說月刊分為AB版本,長短篇都有,寶山看過了之後,選了幾個很不錯的故事,打算稍加潤色,就可以作為劇本使用了。當然,寶山也不是要直接用,而是打算買下來的,這點品格他還是有的。

寶山第一個看中的,就是一篇叫做老房有喜的中篇故事,講的是一家子因為要結婚,彩禮啊聘金啊而引起的詼諧故事。這個故事雖然是講述一個海邊的小漁村,但是恰好能應對的上香港的一些地方,十分的契合。

寶山定下來五篇文章,決定采用,而這一篇則是主打。

因為從小見識就比較多,跟其他人不一樣,所以寶山眼光是十分獨到的,做事情也很有分寸。當然,同樣的風格也體現在寶珠和寶樂身上,甚至戚玉秀身上都是明顯的。

但是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一樣,所以在寶珠身上並不表現的淋漓盡致,在寶山身上就十分明顯了。

他這邊定了下來,立刻安排人跟寶珠那邊出版社的人接洽,因為事先談過相關方而的問題,所以雙方很快的溝通好,這些事情也不需要寶珠跟著忙碌太多,總之手底下有人去做的。

而不管是寶珠還是出版社的其他人,都很樂於有這樣的機會。

畢竟現在他們的經濟環境確實不如香港更好,而如果雷先生願意買小說的版權,是可以給很多熱愛文學的人帶來巨大的改變的。正是因此,他們在其中十分積極幫忙接洽。

**

春季雨多,昨晚一場瓢潑大雨,像是天上哪個神仙打翻了洗臉盆,結結實實的下了一大場。早上雖然雨停了,但是十分的泥濘,天氣也冷,魚戶人家阿桃一大早搓著手起來做早飯,她的手已經有些凍傷,不過仍像是麼有感覺一樣,幹活兒麻溜兒。

沒一會兒的功夫,家裏陸陸續續傳來咳嗽聲,起床的聲音,家裏人一個個都起了。

中年女人是阿桃媽,她給家裏人分飯,輪到丈夫和大兒子二兒子的時候,明顯多出來許多,而自己還有桌上的幾個女人孩子則是少了不少。

阿桃媽默默的在心裏歎了一口氣,說:“阿桃,今天道不好走,你早點走吧。”

阿桃哎了一聲,而此時阿桃媽都是沒在想阿桃的事兒,反而是叮囑起家裏的三個男人,說:“今天天冷,你們趕海多穿點吧。”

說起這個,心裏又是一陣酸澀,家裏這個條件,多穿也沒有的。他們家住在海邊的小村莊,這邊土地其實不太好,早些年他們還能抗住就是靠著能打魚。

現在已經承包了,私人單幹,但是他家買不起船,隻能跟著旁人幹,至今仍在存錢買小漁船。

而家裏小女兒阿桃讀書不錯,還在上學。大兒子家裏兩個孩子,老大眼看也要上學了;小兒媳又懷了孕,現在家裏正是艱難的時候。雖然要存錢,但也是完全存不下的。不僅存不下,還有外債的。

像是這個派飯,阿桃媽也希望家裏人都能吃飽,但是條件有限,隻能讓家裏的勞動力多吃,畢竟他們還要趕海。阿桃媽想著這些七七八八,又歎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