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一眼,往外頭走去:“這麼大個人了還要使喚個孩子?喬喬身體弱,累病了怎麼辦?你賠得起?”

阮大嫂也想翻白眼,哪家小姑子有她這麼嬌貴的,這也幹不了那也幹不了,村裏她這樣歲數的都嫁人了,偏偏小姑子還要留在家裏,她也很窩火,但小姑子卻也不是靠她家男人在養,因此她連說她都沒底氣。

被奶奶當著男知青的麵說了句,她也有些臊了,低著頭腳步很快地走了。

鬱潯卻壓根兒沒關注阮大嫂,隻注意到了阮家奶奶說喬喬體弱的話,他看了一眼阮喬,她很瘦,看起來很小的一隻,看著就讓人心疼。

一定是鄉下的條件太差了,營養不夠才會這樣瘦弱。

鬱潯若有所思地想了會兒。

阮喬沒注意鬱潯的眼神,他就已經被村長拉了過去陪著一起說話,村長還點起了一卷煙葉子抽起來,一邊慢悠悠地同鬱潯搭話。

阮喬就回了房間寫作業,她現在讀高二,正在放假期間,布置的作業也不算太多,做起來還是很輕鬆的。

就在她寫作業的時候,忽然聽見隔壁傳來了一聲驚呼,她就知道阮晝一定是在震驚他的房間大變樣了。

她笑了下,覺得這個二哥像個鐵憨憨。

*

知青們是有一個專門的小食堂的,隻是這一批的知青剛來,小食堂還沒準備他們的飯菜,因此,晚上這一頓他們還是在住宿的家庭裏吃的。

鬱潯給了這一頓的糧票和飯錢給村長,隻是就這麼一頓飯村長作為東道主自然不會收錢,更何況人家還剛救了他兒子。

阮令芳自然也不會對這錢動心,但鬱潯這樣不貪人便宜的做法讓她有些滿意,覺得這孩子倒是不像之前那個女知青白吃白住,勾走了他孫子的魂,還要嫌棄吃得不好。

她活了一大把年紀,看人還是看得準的,既然鬱潯不是什麼品行不端的,而他和小孫女又差了好幾歲的年紀,應該也不會發生和孫子一樣的事情,也就稍稍放心了,因此對於鬱潯的喜歡也就沒有遮掩了。

鬱潯隱約看出了這位阮奶奶對他的態度為何好些了,卻也覺得她的擔心很沒必要,他怎麼可能對當妹妹看待的女孩產生別的想法。

那也太混賬了。

但他也不可能和阮奶奶說明這些,隻是仍舊鎮定自處地同她說話。

這麼一頓飯的工夫,鬱潯雖然話少,但阮令芳話多啊,很容易就將鬱潯的身家背景打聽清楚了,得知他的軍人家庭背景,就對他的品行更放心了,也沒了讓村長換個女知青過來住的心思。

而阮晝聽得卻有些神往,行軍打仗幾乎是每一個男孩子少年時的熱血理想,他感覺自己又可以了!

說不定和鬱潯這哥們兒打好關係,以後真能有關係進部隊呢?

因此,他對阮晝的態度也熱情了很多。

至於阮大嫂卻不管什麼軍人不軍人的,她隻看出來一點,那就是這男知青很有錢有地位,哪怕暫時落魄了,那也是上海有房有錢的人,她家那些妹妹如果有一個能嫁給他,那他們家可就從此一飛登天了啊。

因此,阮大嫂的態度也熱情了很多。

一時間,哪怕鬱潯冷淡寡言,很低調,但飯桌上的焦點卻都是圍著他轉的。

鬱潯隻掃一眼就能明白他們各自的心思,心裏隻覺得有些可笑,但也感覺和這些人相處很輕鬆,因為他們生活簡單,思想也不複雜,不用勾心鬥角那麼累。

這裏麵他真正欣賞的也就隻有年紀最小的阮喬了,在他眼裏,她怎麼看都是可愛的,就連吃飯時轉頭和阮晝說悄悄話的小動作也可愛得不行。

看著她的笑容都能讓人的心情都愉悅不少,暫時忘記上海的那些煩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