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嚕咕嚕喝了半碗,繼續老神在在地向顧先生輸入自己的思想,“這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別管什麼事,吃飽了才好解決。”
顧先生……顧先生已經放棄治療他了,埋頭喝湯吃饅頭。
見人家顧先生真不搭理他了,劉崇光反而覺得沒意思了,嘴裏的飯也覺得沒有剛才香了。
嚼蠟般又咽了兩口饅頭,劉崇光終於還是說了實話,“先生不嫌棄我是個大老粗,願意輔佐我,我心裏一直很感激。
但我自己是什麼人,有多少斤兩,不但先生心裏有數,我自己也清楚得很。
讓我做個將軍,攻城掠地,守衛一方,我都幹得了,心裏也覺得十分痛快。但讓我安安靜靜地坐在屋子裏批文書,卻真是要了我的老命了。
說白了,我就不是那人主之相啊。”
“主公……”
這一番剖白,讓顧先生悚然動容也衝淡了他心裏因劉崇光不把陝西和甘肅兩地的前程當回事而生出的不滿。
其實他又何嚐不知道,劉崇光根本就不合適坐天下呢?
他是劉崇光的第一個謀士。
那時候,他餓得奄奄一息,是劉崇光拿出了身上僅剩的半個蕎麥餅子,細心掰碎了,用水泡軟了喂給他,才讓他撿回了這一條命。
起兵造反的事,雖然是劉崇光自己提出來的,但這個過程裏,絕對少不了顧先生明裏暗裏的攛掇。
一開始,他給劉崇光規劃的路線,就是趁著天下大亂,魚龍混雜的時候起事,抓住天時,割據一方。
然後,便是待價而沽,尋一個明主,用手裏占的地盤,換一個榮華富貴。
至於讓劉崇光自己做天下之主,那時候顧先生是真沒想過。
因為劉崇光的性格實在是不合適呀。
他是個英雄,還是個生而逢時的英雄。
生逢亂世,正當是英雄用命,一展所長的時候。
但真正能結束亂世,攬天下於懷中,執刀而割鹿的,卻隻能是梟雄。
所以,顧先生一開始就沒打算扶劉崇光做什麼天下之主。
可是,隨著他們一步一步蠶食陝西,又拓展甘肅,地盤大了,顧先生的心也跟著大了起來。
雖然劉崇光在政事上進步少得可憐,但顧先生還是生出了從前想都不敢想的念頭。
——為什麼主公就不能做天下之主呢?誰規定英雄就不能變成梟雄呢?
所以,接下來的好幾年,顧先生在教導劉崇光讀史的同時,也在努力把他培養成一個梟雄。
但很可惜,他失敗了。
時至今日,他再也不能自欺欺人了。
“罷了!”顧先生歎了一聲,“既然主公已經有了決斷,屬下從命便是。”
“就等顧先生這句話了!”
劉崇光一下子就從蹲著的椅子上跳了下來,白麵饅頭也不吃了,骨頭湯也不喝了。
他不但自己不吃了,不喝了,還把顧先生手裏的饅頭拿走,緊緊地握住顧先生的手,慶幸又暢快地說:“別人怎麼看,勞資都不在乎,就怕顧先生因為我胸無大誌對我失望。”
雖然當初是他救了顧先生的命,但顧先生對他來說,卻是他的師長。他能有今天的成就,顧先生功不可沒。
所以,在沒有征得顧先生的同意之前,他遲遲不能下定決心。
他不怕死,也不怕再次落魄,就怕顧先生會對他失望,怕辜負了顧先生的一片苦心。
顧先生看著這張誠摯的臉,終於露出了釋然的笑容,“屬下曾經覺得,主公這樣磊落的性子,是主公這輩子的孽。因為這樣的性子,注定會被人利用。但如今看來,光明磊落又知足常樂,才是主公最大的福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