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寺內古物,怕是也隻能聽從這女施主的建議。遂連連合十,答應她一定盡快將寶貝藏好。
林玉嬋又靈機一動,要來紙筆,用英文寫了幾行字:
“您的捐款幫助佛寺盡快重修”、“命運占卜非常靈”、“敲鍾帶來好運,一塊銀元三下”……
指點老和尚貼在功德箱、竹簽筒、破鍾附近。
“您酌情使用。再有洋人來訪,不能讓他們白玩。”
雖然一下子拉低了金山寺的格調,把個千年古刹變成了撈錢旅遊景點,但按照她的經驗,許多洋人居高臨下,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就停留在這種市儈膚淺的階段,應該很吃這套。萬一碰上個不差錢的傻白甜,能給寺裏增加不少收入。
跟救命的銀子比起來,讓洋人稍微誤會一下又何妨呢。
她又胡思亂想:這些英文導遊牌若是留存一百五十年,不知道會不會變成網紅文物,成為鎮江佛教界與國際接軌的早期鐵證……
----------------------------
下山路上,清霜苔蘚布滿石階斷麵,比上山更是難行。兩人默默無言,專心看路。
將她抱下一段小崖的時候,蘇敏官忽然低聲說:“阿妹……”
林玉嬋知他還在介懷那老和尚解簽時的話,輕輕一笑:“別放在心上。”
老和尚以常理揣度,談論著尋常人最關心的幾樣話題。卻不料這些所謂人生大事,是早就被他扔進人生垃圾桶的。
逆流而行為什麼艱難,就是因為身邊不但沒人助力,反而時時刻刻有人在耳邊提醒,告訴你到底有多怪。
蘇敏官輕輕咬嘴唇,捋平她幾根不聽話的頭發,改口:“謝謝你。”
他想說的是對不起。讓我耽誤了你。
一個人有怪癖不怕。身邊自有人熱心糾正,熱情無私地把你推回正常的生活軌跡。
就怕兩個人抱團逆反,互相從對方身上汲取能量,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他輕輕撫弄她帽簷下的發辮。小姑娘其實是很招男人喜歡的。若沒他,她早就可以給自己尋個安穩的生活,心安理得做某個人的太太,不必像現在這樣,連乘船出遠門都束手束腳。
但按照以往的經驗,蘇敏官也知道,“對不起”三個字說出口,必定換回她一連串輕描淡寫的回應,也不知是真豁達還是假大度,看似十分遷就他。
他不由猜測,難道她是愛他昏頭了?也不像啊。
或許,是在等他毀約棄誓,出言求娶麼?
他不敢問。隻怕多問一句,就會打破這個脆弱的默契。
於是隻能說,謝謝你。
林玉嬋覺得這個謝謝有些突兀。都快一年過去了,本以為他早就放下包袱了呢。
她真的不介意一直做男女朋友呀,他怎麼就不信呢!
想了想,給他一個小小的擁抱。
兩隻小毛驢還乖乖地拴在遠處。史密斯終於賊心暫歇,回船上去了。
隻是江水上漲,河灘的路愈發泥濘濕滑。本來若隱若現的棧道不知被誰踢翻,木板四仰八叉地泡在水裏。
林玉嬋不忿道:“肯定是史密斯踢的。讓咱們走一腳泥。”
那也沒辦法。蘇敏官幹脆彎腰,直接把她橫抱起來,輕輕軟軟一小團,自己在石塊和泥灘中穩步而行。
林玉嬋害羞,低聲抗議:“我又不瘸。”
蘇敏官恍若沒聽見,低聲一笑,反倒把她往胸`前攏得更緊些。
小姑娘跟著他,沒有什麼風光名分,這點福利總少不了她的。
隻是走兩步,鞋子眼看就要泡水。林玉嬋一轉頭,建議:“走那邊!那個崖下山洞口有路,你看。”
蘇敏官於是順著走過去,抬眼打量,笑道:“那是法海洞。相傳古時洞裏盤踞白蛇,法海趕走白蛇,占了這個洞開山修行,才有後來的金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