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如今上海的西菜館分兩種。一是容閎帶林玉嬋吃過的正宗法式意式西餐, 聘請歐洲大廚,裝潢十分高雅,當然價格也跟世界接軌, 租界洋人常光顧, 華人一般被擋在門外, 進都不讓進。
林玉嬋不稀罕去那裏。
另一種就是所謂“海派西餐”,是上海開埠以來, 有人將西餐和本地口味土洋結合, 演變出來的一種獨特菜式。而且由於廣州開埠更早,這些時髦的西菜館一般都有個廣東人老板, 口味也相對清淡, 不會出現帶血牛排之類的恐怖菜品。
價格也相對親民,能讓中產家庭偶爾來“開洋葷”。
“揚記西菜館”的裝潢布置皆是中式風格, 雅間裏有個茶水小灶, 還供著灶王爺。牆上掛著幾幅外銷油畫, 畫的是“金陵十二釵”古典仕女。
滋滋作響的炸豬排盛在粉彩仙鶴瓷盤裏,旁邊配著辣醬油蘸料。洋山芋色拉五彩繽紛,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加熱到燙嘴, 盛在藍地白花瓷碗裏。由於菜牌上的洋酒常年售罄, 此時桌上放的是溫熱的紹興黃酒, 旁邊還附送一碟油炸花生米。
林玉嬋空降大清以來,頭一次下如此混搭的館子。
不過炸豬排蘸辣醬油居然別有一番風味。她嚐了一筷子就讚不絕口, 把盤子往對麵一推。
“來來蘇老板別客氣。這是海派西餐, 平民食品,你小時候肯定沒吃過。”
蘇敏官抿嘴微笑, 放下筷子換刀叉,慢慢切掉豬排邊緣的一小塊肥膘。
“這麼熱情, 怕是別有所圖。說吧。”
他看一眼那辣醬油,覺得頗為可疑,於是沒蘸。
林玉嬋笑道:“給你接風洗塵,沒什麼企圖。”
“真是好心。”火盆燃得旺,室內溫度上來,蘇敏官扯開領口一個盤扣,溫柔看著她,“既然這樣,上次那最後一個鬼故事的結局,給我講完吧?”
林玉嬋:“……”
打死她也不亂給這家夥講鬼故事了!
蘇敏官就等她臉紅,俯身拉過她的小挎包,略略一捏,裏頭厚厚一疊紙。
他笑而不語。
林玉嬋無話可說,隻能訕笑。
“嗯,是有點事……吃完再說。別影響胃口。”
“現在說吧。下飯。”
看這麼厚一疊稿子,沒三五天準備不出來。
蘇敏官不禁好奇,她回到上海之後休息過嗎?
林玉嬋不好意思,夾一筷子洋山芋色拉,慢慢吹涼,一邊看著蘇敏官眼睛。
“蘇老板……義興有沒有再買輪船的計劃?”
義興在穩紮穩打地擴張。蘇敏官這一趟入內陸,沿途盤下不少貨棧倉庫泊位。這麼多配套設施,隻服務於一艘蒸汽輪船,豈不是大材小用。
蘇敏官微微欠身,好一陣才說:
“有。”
林玉嬋喜出望外:“洋人不封鎖你了?”
蘇敏官靠著椅背,好整以暇地看著她。這姑娘麵對他的時候,一如十五歲時的清澈透亮,喜怒哀樂都不藏著。
他那顆被一路航程凍硬了的心,又一點點軟了下去,有衝動摸摸她的頭發。
然而他臉上還擺著一副故作高深的神色,搖搖頭,輕聲道:“我自有辦法。”
自從他做了那第一個吃螃蟹的華人船運,並且把一艘洋輪船經營得風生水起,其他船主也躍躍欲試,有餘錢的開始向洋行詢價,做起了鳥槍換炮的美夢。
洋人也要賺錢。抵製一個人容易。抵製一群人、一整個行業,那凝聚力就有點跟不上。
於是,盡管大牌洋行還都端著架子,但慢慢的,有些小本洋商開始將小噸位的、淘汰的、老舊的貨輪賣給華人。從船上卸下來的機器部件、一些洋人不屑於修複的壞船破船,也有華人搶著收購,然後學蘇敏官的手藝,拆了賣廢品回本,從中再摳出幾個完好的零件,一點點的自己“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