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節(1 / 1)

隆慶帝自然是已經知道了一切,但這句話卻可判斷出他並無問罪之意,江陵直直跪下,哽咽道:“皇上明鑒,江陵行事有違大明律法,請皇上治罪,江陵甘領。但是,江家之冤比天還高,卻無人能為我江家做主,那時誰又管過大明律法?江陵實在無可奈何。”

這一番話說出來,又是服軟又是委屈又是倔強,倒叫隆慶帝眼中露出笑意,他道:“江陵甘領?當真甘領?”

江陵直起腰,垂下頭,卻不卻聲了。

隆慶帝眼中笑意愈盛,說道:“起來罷。”

他見江陵仍是不起,歎了口氣:“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江家之事的確是景王殘暴,但你擅自刺殺王爺,卻也的確置王法於不顧。此罪,不能說免就免。”

江陵抬頭,隆慶向她招招手:“你起來,朕同你說。”

江陵走近隆慶,隆慶手按案桌,看著她:“景王已經伏罪,朕思之再三,你雖然罔顧王法,私動凶器,但其情可憫,其行可原。江陵,我予你有一處置,你聽著。”

他揮揮手接著說道:“不要跪了,聽著便是。”

“大明律法可以金銀贖罪,父皇曾經與你父江宣有約,江家海上生意所得的一半奉於內庫。此事有些……”隆慶歎了口氣,正式道:“你謀殺親王,罪同謀逆,雖然謀逆之罪在不可贖之例,但朕明白你之不得已。因此準你以金銀贖罪,你可甘領?”

江陵眼中透出驚喜,再也沒有猶豫,急忙點頭。

隆慶看著她:“江陵聽旨。”

江陵再次跪了下去。

隆慶說道:“從今往後,江家所有獲利的一半,都必須交於太倉銀庫,不,朕的內庫,朕會想辦法把錢挪到太倉銀庫使用,為期二十年。”

江陵磕頭謝恩,隆慶帝看著她眼中的清明,暗暗點頭,想了想,索性在案桌上鋪開聖旨所用紙張,取出筆寫了下來,並找內監取來寶印蓋上,待得墨跡風幹,便交於江陵:“江家已經朕之前三位先帝的聖旨,也不必少了朕這道聖旨。”

江陵萬萬沒有想到隆慶帝竟為此頒了聖旨,吃驚之下忽然明白過來,這個聰明的皇帝,他把事情來由經過在聖旨上寫得清清楚楚,取江家一半財產是用來為江陵贖罪,那麼江陵刺殺景王之事在萬不得已被泄露的情況下,這一紙聖旨不但保住了江陵,更是保住了他的名聲。

他與景王之爭,世人皆知,若是明知江陵殺了景王不予處置,朝臣問罪難免,後人悠悠之口難防。但這一紙聖旨卻端正嚴明,再也怪不得他。可是這對江陵也是最大的保護,有這一紙聖旨在,隆慶帝也不能反悔。

當然,最好的結果是這紙聖旨永遠不必見到天日。 江陵眼中浮起了淚水,這一次她終於可以徹底地放下了心,

隆慶帝也鬆了一口氣,嘉靖帝喜好享受奢侈,內庫與各國庫都極是空虛,雖然開了海禁,祖製之下卻也不能開得太過,財源是開了,暫時卻還是不夠,江陵的海船隊帶來的可是無敵財富。能以這樣的名目名正言順得獲得江家財富,最好不過。

他又道:“朕從前聽你說過,你想在全國各地開設特產大店,以及各種店鋪和大作坊,你放手去做吧,朕做你的靠山。”

隆慶帝意味深長地看著她道:“陵姐兒,你要好好地為朕、為大明賺許多許多的錢啊。” 江陵走出皇宮的時候已經夕陽時分,五月的陽光明燦燦地照遍大地,皇宮的琉璃瓦泛出的金色猶在眼前,江陵便看到滿眼的燦爛中夏言真和傅笙笑著迎向她。

不止是他們,還有王海生、林家寶、林華兒、阿緹、江龍泰、方東水、阿鬆、阿成……紫禁城門外不許聚集,他們便散開站得遠遠的,隻有王海生一馬當先衝了過來,大叫道:“陵姐姐!”//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江陵心中笑道這可糟了,到京城這些天還沒去看她呢,又要被她抱怨啦。

林家寶看了看眾人,疾步上前道:“陵姐兒,福建和龍遊的特產已經啟程了。”

江陵微笑:“我們等京城的店鋪都開起來再回去罷。”

夏言真聞言微笑。江龍泰和方東水驚喜交加。

江陵的目光望向傅笙,傅笙含笑看著她。

遍地陽光,金碧輝煌。

江陵展眉而笑,意氣風發。

全書完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cytosine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