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2 / 3)

她用餘光瞟了一下`身後,知道有個黑影在跟著自己,周氤停頓了一下,立刻拔腿就要跑,可那人比她更快,然後伸手過來狠狠扼住了她的喉嚨將她往回拽。

周氤閉上眼,用手慢慢掐住自己的脖頸,嚐試將自己代入到案發時的場景中。

她掐住自己,眉頭緊皺,神色也很痛苦。

周氤記得自己奮力掙紮過,也叫喊過,但沒有掙脫開也沒能夠喊出聲。

他將她拖行了有五十多米,期間她脖子被狠狠掐住,差點昏死過去。

周氤記得周世蘭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她打著把傘,手裏也拿著一把,大聲驚呼著衝了過來。

但這個凶手並沒有因為被人發現而膽怯逃走,他反而將幾乎沒有力氣的周氤扔到地上,就那樣站在原地。

猛地能夠呼吸的周氤一下適應不過來,躺在滿是積水的青石地板上劇烈咳嗽起來,雨挺大,打得她眼睛都睜不開。

但她強撐著,半睜開眼看向凶手。

明明是看到過他身形的,可在周氤的回憶中,凶手卻始終隻有一團黑影。

並且這中間的事,周氤也沒了記憶。

她不記得凶手是如何殺的母親,也不記得自己是如何從地上爬起來的,隻記得最後,渾身是血的周世蘭死死抱住凶手的腿大聲呼喊讓她快跑。

回憶結束,周氤鬆開掐住脖頸上的那雙手。

她慢慢垂下來,突然沒了理智,然後瘋狂地攥拳砸向桌麵。

一下一下,撞擊聲沉悶,桌麵連帶著地板都像在震動一般。

周氤卻雙眸通紅,就像痛覺盡失一樣持續了很久。

終於,周氤疲憊地停下捶桌的手,她這才感覺到手上那種火辣辣的痛意。

她長吸一口氣,喉嚨眼裏堵得慌。

周氤扶額,強迫自己平複了心情,又翻動那個筆記本,在記錄第一位受害者信息那頁停了下來。

第一位受害者李秋月,環城商場導購員,她是十年前,也就是08年的9月27號晚上出事的。

那天晚上下了很大的雨,非常大,江州晚報關於此案的報道是這樣形容這場雨的——打傘走在街上,傘都要被這場驟雨掀翻。

李秋月在她任職的黃金店裏加班到晚上一點,回家途中失蹤了,家人找尋無果第二日報案。

因為這是連環案的第一起,所以警方便將此案命名為927雨夜連環案。

第二位受害者黃鶯語,和李秋月的失蹤時間相距不過一天,她是9月28號晚上給在麻將館打牌的丈夫送傘途中失蹤的。

而第三位受害者石詩桃,她是在李秋月失蹤一個星期後,也就是10月4號晚上出的事,她那時才來江州務工,據她當時的工友說:石詩桃當晚出門買東西後就一直未歸。

石詩桃失蹤後天便放晴了,晴了好大一陣,四天後,有人在崧山裏發現了這三具屍體。

三名受害者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身上也傷痕累累衣不蔽體,死者脖頸後還被凶手用刀刻上了一個小“十”字。

關於死者脖頸後的“十”字,網絡上也是眾說紛紜。

當時國內某知名論壇中點讚次數最多的一則猜想是這樣說的:“十”字讓人最先聯想到十字架,而十字架是羅馬帝國處死犯人的刑具,在死者脖頸上刻“十”字,很大可能代表這幾個死者在受刑,而凶手認為自己是審判者,他在行刑,因此他很有可能是個ji督徒。

此條猜測有人支持亦有人反對,反對者則說:基督教中的十字架早已被賦予了新的意義,代表的是上帝對世人的愛與救贖,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標誌,此人絕對不可能是ji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