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好久沒趕集的人
晚上的燕長青家特別熱鬧。
市電視台正是大家經常看的,隻不過以前大家對新聞不感興趣,這次就不一樣,大家一起看。
連掃(技)盲(能)班都沒顧得上,都要看村裏的人上電視呢!
村裏還是有別的人出現在畫麵上的,比如坐在手扶拖拉機上的燕水興,燕慶功等等,還有曾雙喜那老頭兒,以前做生意數他最瘋魔,現在聽說有采訪,連生意都不做了。
估計現在也在家看電視,畢竟晃悠了一天,他不累別人看著都累,大熱天的不停在攝像機周圍晃來晃去,就想混個畫麵,幸好他如願以償了,不然燕長青都怕他氣出個腦溢血。
燕長青也挺開心,一下子省了一大筆廣告費。
然後他就開始整理一些藥材。
這是他回來的時候在鄉衛生院采購的藥材,都是調理身體用的,準備送給村裏的五保戶用。
這可是讓燕長青學會二胡走上掙錢之路的人,他不會忘的,盡管老頭脾氣別扭不喜歡人去看他,平時燕長青家裏還是會給他送點東西的。
藥不是胡亂買的,在申醫生那裏問過的,人家是行醫多年的人,對附近幾個村的人都比較熟悉,像一些經常去看老毛病的病人他都能說出來名字的。
一說村裏的五保戶,申醫生都能說出來楊知禮的名字,包括他的身體情況,用的藥合適不合適等。
所以燕長青才敢放心給人送藥,管用不管用,看技能,根據熟練度再考慮以後還用不用送。
……
新聞播出之後,毫不意外地又上了省台。
不過省台可沒給那麼多播放時間,隻是在新聞裏簡單播報了一下。
但是不管多簡單,西陽市桃樹鄉批發市場這幾個字總是要出現的,有這個地址就足夠了。
很快陳有亮就徹底沒時間來打擾燕長青了,除了需要他出去跟著進貨,其他時間他都可以安心在家,養雞喂豬檢修機器練技能。
接著農民們伺候一個夏季的棉花需要采摘了。
大人們忙著摘棉花,小孩兒們繼續給燕長青當研究對象——他現在學扶脈,見人就扶,號稱大燕莊第一神醫。
棉花要賣到花廠,今年挺好的,大燕莊這邊有熟人了,不用擔心排隊好幾天,對於評級之類的事兒也能幫點忙。
交公糧賣棉花賣煙葉這些,是燕長青不太願意參與的事兒,這些都屬於時代特色,有專家在以後會說這是時代的‘陣痛’,實際上經曆過的人都知道,記憶並不美好。
小孩子們長大以後,還有人懷念當初賣棉花交公糧的場景,年齡大點的人根本沒人願意去想的。
……
賣棉花和開學季幾乎是同時的。
沒上過學的熊孩子們對於能上學很開心,可是已經上學的,沒幾個會很開心。
不過不管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學校照樣要開學。
燕長青以後就得叫燕長青同學,是申廟小學一年級的新生了。
本來開學是件大事,可是在燕長青家裏,家人們對他上學這事兒都淡定無比,書包有了,筆和本都不缺,戶口本拿上去報道就行。
路很熟,前兩天他才去過學校——去給學校多接了一路電,讓學校以後在停電的時候用自家發電機。
以後學校就不擔心晚自習停電了,隨時可以切換到大燕莊的電路來,保證晚自習放學之前不會停電。
早上都能有電,這可是之前學校根本不敢奢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