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提前特供 集合(1 / 2)

第162章 提前特供 集合

酒廠現在日夜都在生產,反正基本都靠人工,隻是如果燕長青不在,釀出來的酒就難免有些差別。

好的差的都有,所以灌裝之前,燕長青就必須親自把關,不然同係列的酒,口感差別大的話,說出去就壞口碑了。

這年頭的酒企真的百花齊放,也可以說是良莠不齊。

單是玉東省這邊,大牌子的酒好幾個,雖然未來都會神奇的倒閉。

說神奇也確實神奇,酒的利潤也算眾所周知的大,特別是名牌酒,可是它們就是能一個個倒閉。

不過說不神奇,其實也有規律可循。

因為看一下就知道,所有酒廠在到達鼎盛期之前,利潤都很高。但是接下來,產量還是那麼多,工藝還是老樣子,名聲也越來越響,可利潤就是越來越低,最後酒廠都銷聲匿跡了。

大概就是所謂的創業難守業更難。

不過人家現在都還沒倒閉呢,燕長青就得穩住了,熬死他們我才是老大。

他的目標就是要麼撈一筆收手,要繼續幹,就奔著幹翻所有酒去的,以後都認我步步高酒業的酒,其他的酒往後排一排。

至於說囤茅台什麼的,沒啥意思,以後讓人們都囤咱的酒。

茅台未來還要繼續被五糧液壓製一段時間的,直到其他酒企逐漸落幕,他們倆又打的不可開交,最終茅台勝出。

看他們爭個第一都那麼辛苦,燕長青覺得還是自己辛苦點算了,讓他們並列第二也挺好。

……

品酒調配也不用分什麼時間,隻要燕長青在廠裏就在做。

把酒都準備好,貼上簽,然後就可以進車間灌裝成可以進入市場的商品,逐漸向批發市場那邊運著。

又特意灌裝了一些好酒,也不貼正式的標簽,弄了個簡易點的特供簽——雖然現在還沒準備特供哪裏,但是遲早要有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這話雖然不太適合現代市場競爭規律,但是道理還是有的。

現在還不是‘特供’神話破滅的時候,是剛起步,還要火上二十年的。

也就剛把自家的‘特供’酒準備好,市裏那邊就來了通知,集合,準備去省裏了。

……

燕長青帶著自己的特供酒就去了祝昌盛家。

祝昌盛看到瓶子就樂了:“特供,你這個,準備的有點早了吧?”

燕長青的理由很充足:“我這是給咱們油田自己特供的總行了吧?你們不承認不要緊,我有編製,說給我自己特供的也行。”

祝昌盛哈哈直笑:“你要這麼說,伱有理。準備的怎麼樣?”

問完之後就又笑:“算了當我沒問啊!反正你都不用準備,遇到你這樣的我不太習慣。先吃飯,正好我先嚐嚐你的酒。下午去報個到看看,估計人到齊了可能就直接出發了。”

燕長青問出自己的疑惑:“咱們走的早,最後到底有幾個節目選上的?”

這下祝昌盛不笑了:“就兩個,你一個,另一個是踩高蹺。也不知道這些人怎麼想的,別的節目我看精彩的也不少,結果都以稀奇古怪的理由打下來了,怪不得送去的節目都沒被選上。”

燕長青也覺得是,他們就是覺得有些本鄉本土的傳統節目‘土’,但是除了這些又沒別的好節目,隻能不甘心的在瘸子裏麵閉著眼睛挑將軍,能湊一個是一個。

實際上都是眼界問題,多年後電視台有一段時間熱度比較高,最終靠的還是節目夠‘土’——趕上剛好流行‘土’文化,那時候人們又不覺得老祖宗的東西土了。

不過現在還是不行,而且以後一段時間還會越來越不行,甚至有些地方開始禁止這個禁止那個,反正‘土’的東西都是落後的,搞這些東西的,多半也沒幾個能發出大的聲音去反對。

像是打鐵花,嗩呐等,都在有些地方被禁止過。

直到被禁的所有人都不服起來,年輕人們成了主力,反而讓‘土’文化開始流行,到時一些民族樂器也跟著站起來了,像曾經被禁的嗩呐,也能拿到大舞台上表演了。

……

吃飯的時候本來隻有祝昌盛一家和燕長青。

但是酒倒上來,祝昌盛嚐了一杯,吧唧著嘴,也不說好了,開始喊人來。

沒一會兒就來了幾個要品嚐他說的好酒的人,然後就好奇:“這玩意兒哪特供的?長青搞出來的?”

祝昌盛替燕長青回答:“現在他隻特供他自己,他還不喝酒,哈哈!”

頓時大夥兒都笑了起來,不過也沒在這個話題多說,現在管後勤的沒人在,他們才不會提前說什麼不靠譜的話,這些人和祝昌盛都一樣,事情不確定或者沒有足夠把握的,不開口。

反正先喝著,走的時候幾個人還都帶了幾瓶,一個個喜滋滋地,對著燕長青又很是誇獎了一番。

吃好喝好歇了一會兒,祝昌盛就帶著燕長青到了彙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