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神奇感知與釀酒三級
燕長青發覺了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兒,那就是,感知還可以感知到真實的情緒。
比如說當陳廷柱發牢騷的時候,他能感覺到,對方的真實情感,有無奈有妥協,給自己建議的時候,又確確實實是真心實意的。
因為倆人見的時間少,他才感覺的比較明顯。
而平時見得多了,感覺就差點,比如對祝昌盛。
天天在一起的,他就更容易忽略,就像老媽經常來溜達一圈又一圈,有時候還跑他這兒教育他幾句……
然而當他去感應的時候,就明白了,老媽其實真啥事沒有,她就是想看看兒子,找找存在感。
兒大不由娘,何況這個兒子還沒大就不由娘了,讓她覺得自己極度沒有存在感,所以沒事也找個借口轉兩圈,送個包子餃子啥的……
隻送東西不行,還得挑個毛病出來,囉嗦幾句,這樣才能心滿意足。
不過燕長青也沒打算做什麼,以後時間長,慢慢改變可以,他要忽然改變太多,爸媽心裏就該犯嘀咕了。
……
而感知效果最明顯的,是幾天後發生的一件事兒。
曹東臨抓了幾個騙子過來,他借酒廠保安處的人去抓的,肯定要告訴一聲廠裏麵的。
本來這些小事燕長青都不會管的,但是他正感知情緒玩的開心,當然要去看一看了。
騙子肯定不承認自己是騙子,保安處的人比較文明,隻把那幾個人帶過來,沒動手的。
所以騙子一口咬定自己正經做生意的,搞養殖的——就是一個持續很多年的,生命力相當頑強的項目,養殖土元。
曹東臨啥證據都沒有,他一口咬定,這幾個就是騙子,原因是看著就不實誠。
他是村長,現在幾個兒子都在外邊做生意,雖然不做藥材生意,但是西北那邊不少藥材,是要經過市場人的手的。
市場上的人又經常交流,雖然沒人做過土元生意,但是對基本行情還是稍有了解的。
曹東臨覺得這幾個宣傳土元養殖的,說的太過火了,不實誠,不像是做生意的。
另一個原因是,他問這些人準備收購土元往哪邊賣,他們隻會說去大城市賣,銷路要保密之類的話。
既然你們不說,曹東臨也不是什麼好說話的,他喊了個人就通知了酒廠這邊保衛處,直接把幾個人給逮了。
燕長青過來,所有人都像找到了主心骨,曹東臨告狀:“這些人專門找村裏剩下的這些人說話,一看就不是好人,肯定是騙子,讓派出所把他們抓走審審就知道了。”
燕長青讓他稍安勿躁:“我來問問就行了。”
……
仔細感覺的話,這幾個人身上的情緒,現在隻是表麵鎮定,恐慌才是真實。
燕長青隻問了一句:“你們說回收,你們公司的資質文件都給我拿出來看看,假的就算了,我這裏一個電話就能讓人去查,給我拿真的出來看看。”
其實壓根不用問,他問了也沒打算聽答案,土元項目一直到三十年後還有人在農村推廣,實際上從這上麵賺到錢的,反正燕長青是沒見過。
大部分都是騙,說是回收,到時候挑理由不收,這種推脫的還算是好的,至少你還能找到人,有的等你土元養殖出來,連回收的人都找不見了。
燕長青心裏明白的很,他來是就想試試自己感知的。
現在現場就很有意思,曹東臨心裏很是憤怒,他覺得好日子來之不易,幾個村子苦了不知道多少年,這才過上幾天好日子,居然就有騙子來,而且到村裏來——村裏現在剩下的都是沒啥能耐的老弱病殘幼以及看家女人們,連有點能耐的女人都外出到市場上去了。
剩下的這些人,無疑是最好哄騙的人,也是曹東臨這個村長,最需要負責看顧的這批人,不然的話,家裏不安,外邊做生意的人能安心嗎?
燕長青繼續感知,周圍的人一樣和曹東臨,表示憤怒的並不少,有些年輕點的,比較沒心沒肺,則是覺得這些騙子真倒黴,有點幸災樂禍的意思。
而幾個騙子,情緒也逐漸開始變化。
恐慌,鎮定,再恐慌,害怕,還有一絲憤怒,不過這憤怒,不是對燕長青和抓他們的人,而是針對他們內部的某個人。
再繼續感知,懊惱,後悔,擔憂……
幾個騙子現在的情緒變化,簡直是瞬息萬變。
……
燕長青等了一會兒,也沒管剛才騙子怎麼給自己辯解,他隻是笑了笑:“你們幾個原本是隻打算在附近騙點錢的對吧?然後這個小偏分頭,讓你們直接來我們這兒最有錢的地方?結果導致你們被抓了?”
幾個騙子當時就驚了,各種情緒再次劇烈變化起來,震驚,害怕,忐忑,甚至有人在躍躍欲試……
燕長青直接點了那個躍躍欲試的人:“你出來一下。”
這個人立刻帶著忐忑的心情,跟著走了出來,而且在燕長青的感知中,還有一絲慶幸?
出來之後,燕長青就說道:“把你們的情況都坦白給我,回頭我給所裏說一聲,算你個坦白從寬,將來你絕對比他們幾個好過點,你等下回去也可以說我威脅你全家,你不得不說,怎麼樣?”
這個就不是骨幹分子,是臨時拉人進來入夥的,算是本地人,卻不是本縣的,隻是相對那幾個外來的騙子來說,他對這裏比較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