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瑛想起灶台上略有些糊味的蒸菜,心道也不怪王石堰挑嘴,畢竟李氏能把蒸菜做糊也是一種能力。
如今將要入冬,早晚天氣冷寒,李氏擔心院裏養的小雞仔夜裏凍死,於是琢磨著把舊棉衣改改做個棉墊子。
此時院子裏還算暖和,李氏坐在院子裏做活,沈瑛在旁邊看了一會兒,發現李氏廚藝不行,女紅倒是不錯,戳戳剪剪沒一會棉墊子的雛形就出來了。
李氏見她看得認真,有心教她,便讓她坐在一旁,細細給她講解行針走線。
沈瑛聽的頭疼,趕緊借口清理菌子溜了。
她在灶房角落找到昨天桂花送來的菌子,將其倒在籮筐裏挑揀一遍,把有毒誤入的都挑出去扔了,剩下的則鋪在籮筐裏等待晾幹。
做好這些正好晌午了,想起早上王石堰隻吃了蔥花餅,沈瑛決定給他燉個湯補充補充營養。
家裏李氏養了十幾隻雞,本想著自家人殺了吃,奈何她手藝不行,做出來的雞肉又腥又柴,這些雞也就一直沒吃成。
得知沈瑛要燉湯,李氏特別積極的逮了一隻健壯的柴雞。
沈瑛利索的拎起雞翅膀,那隻雞仿佛預見了自己的命運,在她手裏拚命掙紮。
畢竟是自己養的雞,李氏在一旁看著,心裏有幾分不忍。
沈瑛揮起菜刀,對準雞脖子,手起刀落,嘎嘎亂叫的雞瞬間飲恨西北。
李氏有些吃驚,“瑛姐兒,你何時學的殺雞?”
聞言,沈瑛眸光閃了閃,這才反應過來原主連菜刀都沒拿過,殺雞這種事情簡直太不符合她的人設了。
她趕緊丟開菜刀,作驚訝狀:“我隻想著試試,不成想雞就這麼死了。”
李氏點點頭,倒也沒發現什麼異樣,隻當是沈瑛在書裏看到的。
接下來母女倆分工合作,李氏負責給雞褪毛,沈瑛負責準備燉湯材料。
昨天采的菌子裏有幾種適合燉湯的,沈瑛一一挑出來洗了幹淨,找紅棗時她忽然想起之前原主生病時吃剩下的藥裏有黨參和黃芪,這兩樣藥材可以補元氣,也順便撿了一些出來。
這會兒時間李氏已經將雞收拾好洗淨了,沈瑛接過雞放在案板上,先把雞肚子裏的內髒掏空,又把雞腿雞腳塞進雞肚子裏。
隨後她又找出砂鍋放入熱水,然後把小柴雞放進鍋裏,最後再放入蔥段薑片以及各類菌子開始燉。
這湯需要文火慢慢燉上大半個時辰,這樣雞肉和菌子裏的營養才能完全被燉出來。
等湯燉好的功夫,沈瑛舀了些麵加些細鹽和成麵團,再把麵團切成八個小塊搓成長條,然後把長條放進大一些的盤子裏刷上油醒著。
主食她準備做蔥油拌麵。
前世她媽媽活著時最喜歡吃這麵,三五不時的就要做上一次,受她影響,沈瑛也愛吃這口,並偶然發現這拌麵裏的麵條用拉麵味道會更好。
院子裏有李氏種的小蔥,沈瑛薅了一把摘好洗淨切斷,接著起鍋燒油,把切好的蔥段放入鍋裏小火炸成金黃色後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