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超點點頭:“那就需要詢問王家人了,我覺得你們應該重點找老三王田喜,據他父親王福貴說,就這個兒子走的最遠,最後一次通話時,他已經在南方了,而且失聯近二十年,符合凶手條件。”
“對,既然來了,我就把王福貴和他二兒子的DNA都采了,最後再找這個失蹤的老三,你看可以嗎?”
因為基因庫裏留存的是老大的DNA信息,與凶手的匹配度不高,也可能是旁支的男性親屬作案。
DNA匹配度最高的就是父子,失蹤的老三王田喜到底是不是凶手,還要看他父親王福貴的DNA采集結果,才能定論。
如果匹配度也不高,那就說明凶手不是王福貴家的人,可能是沾親帶故的其他男性親屬,這就是為什麼叫基因家譜的緣故。
因此馬世濤必須要先征求當地的意見,因為他不可能把樣本拿回京州化驗,還是要請黑山市技術部門出具結果。
不過他提出要采集老二的DNA信息,確實有些多此一舉了。
因為老二王田勝在工廠車間裏,天天要跟同事見麵,根本沒有短時間內往返京州的作案時間。
盜竊現場那枚指紋不可能是他留下的。
更別提他一個窮苦人,千裏迢迢的跑到京州,路費就不是他能支付起的,而贓物隻是一塊萬把塊的表,這明顯是虧本的賣賣。
馬世濤提出來這個要求,是有自己的打算。
就像嚴超說的,現在老三王田喜的嫌疑最大,但是人一直處於失聯狀態,如果他真是凶手的話,找不到他,就沒法結案。
到時候上級機關不會管你凶手側寫是什麼樣的,你是怎麼推理的。
他隻會問為什麼在卷宗裏,有一名男性親屬的DNA沒有體現,是不是工作出現了失誤。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馬世濤隻能把萬千工作做在前麵,防止到時候還要再來折騰一趟。
嚴超作為支隊副職,略微動了下腦筋,就明白了馬世濤的想法。
他笑道:“沒問題,我們局領導之前指示過,一定全力配合咱們工作,我現在就聯係技術部門。”
“那可多謝了。”
嚴超豪爽笑道:“一家人,別客氣,王福貴在下麵村屯,100多公裏路呢,你們中午還沒吃飯吧,要不先在局裏墊巴一口再去?”
馬世濤沒聽懂:“墊巴?什麼意思?”
“哈哈,就是吃的意思,要不要先少吃一點?”
馬世濤三人也跟著笑了起來,覺得東北話聽著還蠻有意思的。
“先不吃了,不然耽誤咱們同誌下班。”
“那倒沒事,反正咱幹刑偵的都這樣,有線索了根本也不想吃飯,總想先把案件辦了,唉,要不說,這活哪有幹完的時候啊。”
“是,總想著這個案子結了,一定好好休息,可下一個案子就又來了,一晃就兩三年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