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緊跟在後的,是張郃、沙摩柯、甘寧、徐盛幾人。
他們同時走出,卻也登了第六層。
其中張郃同樣資格極老,這些年逢戰必有,功勞卓著。
甘寧、徐盛是水上大將,又有破國之功。
再之後,則是臧霸、魏延、關羽、王平、徐晃、程普、於禁、陳到、高覽等人。
這裏麵,關羽憑的不是打曹操時的幫場,而是之前的征羌之功。
王平年少登位,年齡不大,但資曆很深。
功勞沒少立,官位沒怎麼升過。
前番生擒曹操,拿下了自戰亂以來最值錢的一顆人頭,終於讓他榮耀加身。
這當中,最意外的當屬臧霸。
感到意外的不止別人,還包括他自己。
“為成大事,臧宣高經刺殺七十一次,負傷十五,身據前線而不退,獨當一麵,以身鎮守前塞,實為軍中楷模。”
聽到諸葛亮念到這時,臧霸這的劇情跟其他人不一樣了。
別人都是笑哈哈,他嗚的一聲險些哭了出來。
委屈啊!
這些年老臧心裏苦,隻是不說罷了。
終於,苦盡甘來,大王還是沒有虧待他。
他一直守在沛國,多次吸引曹操東麵火力,立下的功跟其他人是沒法比的。
所以,臧霸這時候露臉,許多人是不服氣的。
直到聽到這,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照這樣說,他這個位置也是該得的。”
“應該的,應該的!”
眾人連連點頭。
再之後,如郝昭、王淩、蔣欽、馬岱、寇封、郭蘊、李典、孟達,值得一提,這裏還包括一人——韓浩!
而後,便是成廉、高雅、朱符這樣的中流砥柱,關平被安排在此。
最後,方是廖化、甘雄、徐祚這樣的年輕一輩。
前前後後,有百餘人上台,其中第二等位人數有近三十。
但凡立在台上者,無不滿臉興奮。
雖然具體封賞還沒下來,但大家心裏還是有個大概的:能登台者,少說也是侯爵!
侯爵,超品啊!金印紫綬啊!
甭管官職多大,哪怕對方是朝中巨擘,見了自己等人也得持禮。
哪怕是站在最下麵的,也算是咬到了亂世的尾巴。
到了太平盛世,能拿爵位的那更是鳳毛麟角。
等到武人結束後,方才到了文人頭上。
這一邊,能登六層的文臣謀士有這幾人:
荀彧、郭嘉、賈詡、諸葛亮、戲誌才、法正。
爵位是很吃戰功的,荀彧郭嘉戲誌才是幾乎沒有疑問的。
首先他們是最早加入的謀士,而荀彧、戲誌才多在幕後工作。
早年,周野在外征戰,後方全靠這兩人托著,足兵足食。
郭嘉常年隨行,出謀劃策,從大漢到大漠,又從中原到南蠻。
周野去哪,他就跟著去哪。
諸葛亮不必說,哪裏需要他就往哪裏派。
賈詡是拿戰功說話的,並州、涼州、司州之戰,伐袁紹滅烏桓抗曹操,那都是實打實的硬戰績。
法正有什麼?
謀劃益州之功!
天下總共才幾個州?益州地盤何其之大,民眾何其之多,又有傲視天下的天險,卻在周野手中堅持了最少的時間。
也就是從益州崩盤開始,所謂的諸王聯軍開始迅速坍塌垮台,幾乎一掃而盡。
而周野拿下益州,完全是出自於法正一手謀劃。
第二梯隊,便是龐統、荀諶、沮授幾人,
文人謀士,哪怕是朝中大員,要拿爵位本來就是極難的。
第三梯隊,秦宓,賈逵、王昶、諸葛玄、馬騰、劉巴等。
值得一提,這裏麵領銜的是秦宓這個嘴皮子。
秦宓雖然是嘴皮子,但數次冒險出入生死之境,而且博下了極大的收益。
他站在這個位置,眾人無異議。
在文武皆上台之後,便是一些明顯介於文武之間,不好界定的人員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周瑜、陸遜兩人。
周瑜無需質疑,也是從北打到南,又從東幹到西的主,兼有宗室身份。
他除了自己之外,手裏還牽著一個小孩:孫紹。
孫紹是代替父親孫策來的。
而孫策,是嚴格意義上,第一個全麵投入周野麾下的諸侯。
在孫權背刺之前,孫策的揚州徐州地盤全部歸屬於周野統屬之下,這在當時是最大筆的加入,沒有之一。
以至於即便孫權背刺之後,程普韓當等孫氏舊將投靠周野也是迅速派上用場,並沒有出現太多的派係問題。
這個半大的孩子左顧右盼,享受著四處的歡呼聲,滿臉興奮的跟著周瑜一塊走到第六層停下。
陸遜略遜一籌。
陸遜的主要功績還是擊劉備,但隻有司州這一場大戰。
等到占領整個涼州,是合馬超、趙雲等多人之力的。
而劉備在司隸大戰之前,先在漢中遭趙雲沮授重創,又在益州讓周瑜攆著跑。
再加上,他還極年輕,將來的路還很長。
出於君王的考慮,周野不會將這樣的年輕一輩一封到底,以至於將來自己的子嗣賞無可賞。
在這些人之後,便是域外各國國王。
區別於國之大小,有的立足於七層,有的立足於八層。
北國王和玉、晉王劉協,都在第八層。
“恭迎漢帝!”
劉辨和何後至第九層。
劉辨滿麵紅光。
終於到了今日,他隻覺一身輕。
背負的巨大包袱和心理壓力,終於可以甩下來了。
諸葛亮彎腰躬身,奉上早已準備好的詔書。
劉辨接過,在此當眾宣讀:
其一,自黃巾以來,天下紛亂,今日天下大定;
其二,周王率領諸將士南征北討,方有今日;漢土之功,尚可封賞;域外之績,非朕能為,當有天賜;
其三,原漢家之臣所立功績,他以天子身份予以賞賜。
讀到這裏,劉辨頗為意外,隨後是感激,手微微發抖。
對於這亂世,他什麼也沒做。
早年在弘農過安逸日子,然後在洛陽南陽一線打醬油。
他做的最大的貢獻就是不給周野惹事,樂嗬嗬的當皇帝,以至於朝野和民間沒有人抓住周野半點把柄,詆毀他欺辱君王。
可周野給了他賞賜漢家舊臣的權力。
這等於承認他天子的身份!
此舉,是讓劉辨向受封賞的臣子施恩,彰顯自己身為漢帝的身份。
每念到一人,下麵必有人應:“謝陛下隆恩!”
曹操在下方看著,張了張,歎了一口氣:“格局確實大。”
“是因為實力太強,天下再無人能對他構成威脅。”劉備輕輕搖頭。
“曹孟德!”
“劉玄德!”
忽然,高台之上,劉辨突然點中二人的名字。
兩人是毫無準備的,以至於一時手足無措,在反應過來後,連忙走出,拜倒在高台之下。
劉辨先陳述二人之罪,最後又以進西域、定東夷的功績,抹除二人過往所犯下的錯誤。
“其罪雖大,其功更高。”
劉辨用八個字做了解釋,豁免全部罪行,賜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