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傲闔目坐在椅上,對太皇太後孤身回宮顯得並不驚愕,他那嶽父的性子,沈傲再清楚不過了,啊……不對,應當是他那嶽母的性子,沈傲最清楚不過了,一旦打定了主意,誰也別想改變她的心意,而趙宗對晉王妃言聽計從,晉王妃的固執,自然令趙宗也會變得執拗無比。
婆媳的戰爭啊……沈傲心裏發出感歎,可是很明顯,太皇太後輸了,似乎輸得很徹底。
楊真這時候已經等不及了,眼下天都要黑了,宮門即將緊閉,到了這個時候,若是再不把事情商量好,就要延後到明日,可是今時不同往日,今天趙桓是被誅殺的,越是延後,整個天下都會議論紛紛,若是再沒有人出來主持大局,到時若真有宵小之徒趁機煽風引火,事情就越發不好收拾了。
楊真正色道:“太皇太後,不知晉王何時入宮?”
太皇太後冷笑道:“怎麼?你巴不得晉王不入宮?”
此時的太皇太後心情極壞,偏偏楊真這時候蹦出來,也該是他倒黴。
楊真隻好苦笑,道:“老臣並非是這個意思……”
太皇太後也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抿抿嘴道:“晉王身體有恙,隻怕是不能來了,國不可一日無君,諸公便另擇賢明吧。”
文武百官們傻了眼,可是隨即又活躍起來,現在太皇太後和輔政王推出來的人選已經棄權,這擇選皇帝的事,總算有了他們用武之地,一時間文武百官紛紛站出來,其實要選,也沒有多少可選的,先帝的皇子雖然多,可是成年的也就這麼幾個,再剔除掉幾個側室出身的,最後的結果隻剩下皇八子趙域和皇九子趙構,皇八子是先皇後劉氏所生,也算是嫡子,皇九子趙構則是貴妃韋氏所生,身份也都還過得去。
文武百官們各持著立場,一時議論紛紛。
麵對這些爭鋒相對的爭辯,沈傲卻是出奇的安靜,一雙眼睛半張半闔,似乎是在思量著什麼。
天色已經漸漸黑了,群臣還是沒有達成一致,太皇太後滿是疲倦,此時也沒有多少聽政的心情,揮揮手,道:“既然爭辯不下,此事明日再議吧,散朝。”她朝沈傲深望一眼,道:“沈傲,你留下。”
沈傲頜首點頭,道:“是。”
待文武百官們告辭出殿,這偌大的講武殿裏隻剩下太皇太後和沈傲、敬德三人。太皇太後那盡量的平和之態終於拉了下來,怒道:“哀家怎的就生了這麼一個不孝子,他就一點也不曾想過哀家這母後?哼,他不做就不做,沈傲,皇八子和皇九子哪個性子更好一些?”
沈傲舔舔嘴,沉默了一下道:“臣不知道。”
太皇太後頜首點頭,沈傲這一句話卻是老實得很,正如趙桓一般,登基之前恭順無比,可是登基之後,又換了一副嘴臉。
太皇太後籲了口氣,歎道:“事到如今,倒是皇九子趙構性子溫順一些,哀家對他有幾分印象,不過話說回來,該提防的,哀家還要提防。”太皇太後認真地看著沈傲道:“你這輔政王要仍舊做下去,將來新皇帝登了基,該過問的軍政還要過問,不必怕,哀家給你撐著。”
沈傲當然明白太皇太後的想法,用自己去鉗製新皇帝,而新皇帝為了遏製住自己這輔政王,就不得不對太皇太後卑躬屈膝。這遊戲倒像是大宋的官職,相權一分為三,門下、中書、尚書三省相互製衡,所以有了大事,才需要皇帝站出來裁決,否則將三省的權利集中在一起,那麼要皇帝做什麼?
沈傲淡淡道:“臣明白了。”
太皇太後歎了口氣,道:“事到如今,也隻能如此了。”她抬眼看著沈傲,道:“若你是宗室,這該有多好,晉王不做,哀家便可以立即下懿旨令你取而代之,可是偏偏你卻是姓沈。”
沈傲微微一笑,道:“趙沈共治天下豈不是很好嗎?”
太皇太後深以為然地點點頭道:“很好。”
太皇太後並沒有認為沈傲的話中有什麼悖逆之處,她現在所要維持的,正是這所謂的趙沈共治,趙家出皇帝,沈傲為輔政。
沈傲顯得有些疲倦了,朝太皇太後道:“宮門眼看就要關了,微臣告辭,至於新君之事,隻能等明日再說了。”
太皇太後道:“你去吧,哀家也乏了。”
太皇太後由著敬德攙扶下來,目送著沈傲出殿,才從殿的側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