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紙人童子
元溪小時候發生過一次意外,差點去河裏喂了魚。
因為這個事,村裏的大人基本都對他有點印象。
提起元溪就會恍然道,哦,是那個被河神送回來的孩子。
·
鬱鬱蔥蔥的似水鎮外,一條似水河蜿蜒穿過山林溪穀,沿著鎮子外的農田,長長向東流去,又經過幾道岔口,幾段落差,才看不見去向。
河的兩岸,沿河分別坐落著幾個古老的八卦石台,時日已久,風吹日曬的八卦石刻,都有些模糊不清了,卻仍殘留著幾分神秘氣息。
燦陽當空,光芒一束束照射下來,落在微波蕩漾的河麵,波光粼粼隨水搖曳,仿佛天女的金線正在河中織一縷披霞。
“叮鈴叮鈴……”
幾名壯漢駕船在河麵來往,正用幾條綴著鈴鐺的紅色麻繩,沿著兩岸的八卦台,來來回回在十幾米寬的河道上栓繞著,風一吹,都會帶動繩子輕搖鈴鐺叮鈴鈴輕蕩。
“快,把貢品都抬上來擺好。”
“那是誰家的小孩?帶走帶走,趕緊帶走。”
“看著時辰,都抓緊時間!吉時快到了。”
河邊最大的八卦石台邊,已經架設好祭壇,一些老丈在岸邊吆喝著,指揮眾人將五果三牲、香燭祭品等一一擺放開來,祭壇外,甚至還有嗩呐鑼鼓隊伍隨時待命,一邊指點著在水上水下忙活的人群,一邊和身旁的人說著小話,看起來非常熱鬧。
今日正是似水鎮一年一度的河神祭祀。
每年到了祭祀之日,家家戶戶都要出錢出力,準備祭祀要用的各種物品。
似水鎮叫做鎮,實際說起來也就是個小村莊,村子裏一百多戶人家。
隻是鎮字之名古已有之,和一個被風侵日蝕的鎮字牌坊一起延續到現在,就像是似水鎮最為傳統的祭祀節目一樣,代代傳承下來。
人群不遠處,河彎幾顆柳樹下,掛了一張有些髒舊的大黑布,仿佛將祭壇那邊的喧囂和此地隔開成兩個世界,黑布後麵的柳樹蔭裏,風一到這裏,就變得細絲絲、涼颼颼,五隻古怪的小船正安靜地被栓在樹後。
這幾隻烏篷船又小又削薄,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船竟是硬紙所造,就像是給孩子做的大型玩具船一般,這些卻是河神祭祀專用的祭祀船。
似水鎮的河神祭祀有著獨特的風俗,除了會在河沿的古老八卦台上用紅繩穿河,封河五道,還會提前準備好很多刷了防水油層的厚紙,紮成紙船,再在紙船中放上很多鮮花水果和祭祀用品。
做好的紙船被塗上各種顯眼的顏色,上麵還畫著一些似動物又似人的油彩臉譜,看起來神秘而又詭異。
待祭祀正式開始的時候,這些紙船就會載著祭品被放歸河裏,順流而去,最後沉到河心中,美其名曰送予河神收去,祈禱一年風調雨順,作物豐收,家家順利。
五艘紙船現在就被拴在河邊的柳樹下,船上除了放滿鮮花和供品,最裏頭的船篷下,還堆著幾個紅布蓋著的東西,一尺來高,隱約露出頭腳的形狀。
祭祀的紙船原本是有人看著的,這會兒人被叫走了,就被一個不知從哪來的小孩兒摸了過來。
小孩大概兩三歲左右,唇紅齒白,圓圓胖胖,藕節般的小短手小短腳,在金紅色肚兜開襠褲下顯得格外可愛。他露著好奇又無齒的笑容,挨著小樹探頭探腦地走著,周圍竟沒人注意到他,讓他一路悄悄摸到擺滿了祭品的紙船旁邊,而後就手腳並用地爬到了一艘小船上。
這些紙船並不高,雖然是用紙紮的,但是為了盛放一些較重的祭品,比如豬頭瓜果什麼的,承重方麵非常講究。船底部塗了些防水的塗料,停放在水麵上也穩穩當當,短時間內並沒有浸水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