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舉國振奮,皇帝龍心大悅,無辜慘死的百姓骸骨終於得以收殮。
激動之餘,皇帝沒忘了那個孤身執劍、深入敵營的英雄,他親自去信詢問莫搖辰的狀況,卻得知他生死不明,恐怕已為國捐軀。
皇帝十分悲痛,本想重賞他的家人,又被告知他無父無母,是個孤兒。
感懷之餘,年輕的大承皇帝命人為莫搖辰立碑做傳,而碑上的悼文由他親自書寫。
兩個月後,就在人們漸漸淡忘了他的名字時,毓州再次傳來消息,趙青池傳回軍報,說於柘山關外尋到重傷的莫搖辰,他雖遍體鱗傷、奄奄一息,可到底還留了條命在。
軍報傳回縉京時,杜曇晝正好就在宮裏,他親眼見到了皇帝看完軍報後的激動,就連他自己都難以抑製內心的震動。
“搖辰……”皇帝念叨了好幾遍他的名字:“這個名字起得好啊!焉彌國姓處邪,在他們的語言裏就是星辰的意思,搖辰,不就是搖落星辰之意嗎!”
皇帝當天就頒下詔書,賜莫搖辰正五品的上騎都督勳位,召入京城任職。
詔書下達後,很快收到回稟。
莫搖辰在信中稱,他對天恩感激不盡,但他此前在焉彌受了嚴刑拷打,身體大不如前,恐無力再為陛下盡忠,不求榮華富貴,隻望能解甲歸田,安度餘生。
與他的回稟同時送入京中的,還有趙青池的親筆信,他在信裏提到,莫搖辰年不過二十,卻已在焉彌吃盡苦痛。
救回他時,見他十指盡斷,周身遍布鞭痕烙印,如若讓他就此離開,恐其此後無人照料,晚景淒涼,因此鬥膽向陛下請賞。
皇帝感念莫搖辰為國為民之心,改賞其黃金千兩,京中宅邸一座,仆從三十。
後在趙青池的勸說下,莫搖辰以不慣被人侍候為由,退回了仆從,但到底收下了房子和賞銀。
杜曇晝背靠在窗邊,抬眼看向即將圓滿的月亮。
原來他就是莫搖辰。
屋內,莫遲依依不饒:“我當然記得你被焉彌人挑斷了腳筋,當初還是我把你從焉彌軍營裏救出來的!謀財可以,可你不該幹殺人越貨的勾當!”
曾遂剛要開口,莫遲終於發現杜曇晝的動靜了。
“什麼人?!”他抓起桌上的破碗砸開窗戶,杜曇晝的身影出現在二人眼前。
莫遲愕然道:“怎麼是你?”
曾遂一打眼就認出了杜曇晝,轉頭就往外跑。
杜曇晝手一撐翻窗而過,腰間長劍出鞘,伸至曾遂麵前,擋住了他的去路。
曾遂在劍刃前堪堪止住身形,杜曇晝厲聲道:“不準動!跟我回臨台!”
“絕無可能!”曾遂咬牙道。
他猛地一彎腰,從地上的麵缸裏抓起一把麵粉,迎麵撒向杜曇晝。
杜曇晝側頭躲避,曾遂借機躲過他的劍鋒,拉開門就要往外衝。
情急之下,杜曇晝劍指曾遂的後背而去,就在曾遂後心的衣服即將被劍尖刺破時,莫遲突然飛身而至,手肘撞偏了杜曇晝的劍。
曾遂趁機衝了出去,一瘸一拐地消失在小巷盡頭。
杜曇晝擔心傷及莫遲,不得不收勢放下了劍。
“他是刺殺郡主的刺客,你為什麼要攔我?”他帶著怒意問。
莫遲堅決地擋在他身前:“因為夜不收隻能死在焉彌人刀下,不能死在自己人手裏。”
杜曇晝眼神冰涼:“就算他行刺郡主也殺不得嗎?”
“至少他現在還不能死,這件事分明有隱情,你我都知道,他不是衝郡主,而是衝那個被救的男人而去的,待查明真相後,如果他真是十惡不赦的罪徒,不用你動手,我會親自解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