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節(3 / 3)

她和離的消息,不知是怎麼傳出去的,第二日表兄就趕來了。

多年未見,他比以前更顯穩重了,眉眼間有深深的眷戀和不舍,他不是個話多的人,隻是萬分慶幸地說:“七娘,你回來了。”

這次沒有再錯過,他正式托了冰人登門,像求娶閨中女郎一樣,鄭重其事打算三書六禮。

銀素很為難,見了他道:“阿兄,我已經不是以前的七娘了。”

唐義節卻說你是,“在我心裏,你永遠是那個七娘。若你婚姻順遂,我替你高興,但若你婚姻不幸,就請給我個機會,讓我能走到你身邊來。”

她聽了這些話,淚流滿麵,得知他至今未娶,才發現自己好像錯過了許多,他的期待和失望,她從來沒有關心過。→思→兔→網→

五郎又來糾纏了,失去之後幡然悔悟,可能不是因為舊情未了,隻是因為不甘心。銀素半點沒有再心動,她隻是惦記和月,惦記得夜裏睡都睡不著。

唐義節來看她,見她憔悴,就知道她心中所想,對她說:“如果辛家願意,咱們把和月接過來吧,我會把她當親生的孩子一樣看待。”

銀素知道他善良,但那是辛家的子嗣,恐怕辛家輕易不會放手,她也不敢作那樣的肖想。

婚期一天天近了,她心裏倒是平靜的,可辛家忽然來人,說和月病得不成事了,當即她所有偽裝出來的鐵石心腸都碎成了齏粉,她可以不再嫁,但絕不能沒有和月。

所幸老天憐憫,五郎的父親回來了,答應讓她帶走和月,唐義節那裏也從來不曾動搖,銀素便帶著和月嫁進了唐家,婚後唐義節也如之前承諾的一樣善待和月,將和月視如己出。

一晃五年過去了,銀素又生了個女兒,這次不曾遭罪,一切有驚無險。孩子周歲那日,聽聞遠遊的五郎回來了,原來他當初是帶著聖上的密令遠赴邊陲,聯合了沙州和玉門關的兵力,一舉剿滅瓜州節度使,為朝廷立下了功勳。

聖上論功行賞,賜了安北侯的爵位,辛家滿門文官,終於出了個立軍功的子孫,風光更勝從前。

某一日,五郎遞了名刺到門上,想見一見和月,銀素答應了。

闊別五年再相見,彼此的心境都不一樣了,銀素看著他,邊關的朔風吹皺了他的臉,才三十來歲,鬢邊已經有了白發。

他笑了笑,“北地的風水果真不養人,這五年我輾轉在沙州與瓜州之間,也曾九死一生,好在活下來,完成了陛下的囑托。”

銀素點點頭,“往後不走了吧?留在長安嗎?”

他抬眼看看她,有許多話,卻說不出口了。

重又撫撫和月的腦袋,他說:“和月好好的,我就放心了。我以前愧對你們母女,掙下這功名,將來好為和月正名。下個月,我還得去沙州,這一去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那裏的洞窟正開鑿,藏經洞也在籌建,我還有很多事要做……”說著抬眼望望她,很快又垂下眼睫,“長安,沒有什麼是我牽掛的了,家中一切都好,你們也都好,有沒有我,沒什麼分別。”

銀素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半晌才道:“長安總是你的根,再去幾年,還是回來吧。”

他聽後頷首,慢慢站起身道:“我該走了,今後和月還是得托付你。”

銀素說好,一直將他送到門外,看他跨馬揚鞭,往巷口去了。

這一去,直到和月出嫁,他也沒有再回來。漸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