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買了小公驢之後,阿瑤整整有五天都沒有去過黑甕城。

就連要售賣的塊根,都是交給阿爺直接帶去陳家醫館。

她忙著“訓驢”呢。

小公驢眼睛特別大,阿瑤給它取了名字,就叫大眼。

阿瑤家的屋子後麵原本是自家的菜地,種些日常吃的綠葉子菜。

如今靠著牆搭了個簡易的棚子,就在阿爺臥房的窗戶外頭,那裏變成了大眼的家。

大眼還是個幼驢崽崽,它愛吃切碎的蘆葦杆杆和麥草,最喜歡的零嘴是玉米粒。

阿瑤每天早中晚各喂它吃一回,到了夜裏大眼餓了,就會在阿爺的窗戶外麵“嗯昂嗯昂”的叫喚。

阿爺因為白天做工勞累,夜裏睡眠格外好,對大眼的吵鬧也全不在意。

倒是阿瑤格外留意,睡覺也不敢睡得太熟,聽見大眼一叫就會趕緊起來,給它添些東西吃。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喂驢也是同樣,確確實實是這麼一件苦差事。

但阿瑤一點也不嫌累。

她答應了阿爺,一個月內肯定把大眼訓練好,到時候阿爺就能每天騎著大眼去城裏了。

於是,這幾天,雙鋒村裏可太平了。

村裏的人家有不少半大的姑娘小子,從剛會走路,到七八歲的都有。

這些半大的孩子,有些是年紀太小,還不到能幫家裏做事的年紀;有些年紀倒是夠了,但弟弟妹妹一籮筐,每日的差事就是幫家裏帶娃。

鄉下的孩子們都野,隻要天上不下雨,就沒誰會在家裏關著,全都統統放出來,滿世界的撒歡。

於是招貓逗狗淘氣打架,幹啥的都有。

每日裏不鬧上好機會雞飛狗跳,那都不叫過日子。

但隻要阿瑤牽了大眼從村中經過,不管這些孩子們原本在幹什麼,全都會立刻馬上安靜如雞,一臉豔羨的排著隊跟在大眼屁股後麵。

那可是一頭驢呀!

村裏倒是有幾戶人家也有牛或者驢,但那都是用來幹農活的,家裏人寶貝著呢,絕不肯讓孩子們牽出來玩。

而阿瑤家這頭大眼,不僅給牽,還能騎!

村外有一道山坡,坡不算陡,坡上還長著密密實實的草,平時一直是村中孩子們的遊樂場,孩子們最愛的遊戲,就是找塊破爛木板墊在屁股底下,從坡頂上“哧溜”一聲往下滑。

阿瑤就把大眼牽到坡上,把韁繩綁在坡邊的矮樹上,在那裏訓練大眼駝人。

訓練的第一步,是讓大眼習慣有人乘坐在它背上。

阿瑤作為大眼的主人,她承擔了最為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負責看住大眼,在它緊張和焦躁的時候安撫穩定它的情緒,在它做得好的時候給發小零嘴作獎勵。

而負責“乘坐大眼”的工作,就被阿瑤交給了村裏的孩子們。

而且阿瑤還說了,大眼才一歲半,還是一頭驢寶寶,它每天並不能工作太久,否則就會太累了。

因此每天隻有五個名額,能夠乘坐在大眼身上。

這五個名額,對孩子們來說吸引力到底有多大?

大到不可想象!

村裏有個叫小雷的孩子,生來有些結巴,話說得不好。

他從小到大,一直都是村裏最慘,被欺負的最多的。

因為說話不行,他連找大人告狀都說不清楚。

但阿瑤帶大眼出來訓練的第一天,他就因為幫阿瑤提了盛著大眼口糧的籃子,而獲得阿瑤的獎勵,第一個騎上了大眼。

當天小雷在村裏孩子群中的地位就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

再也沒有人欺負他,笑話他說不出話了,所有人都圍著他,爭著搶著摸摸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