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給了劉雷雨照顧,自己隨即就出發了。

李家的茅草屋塌了,剩下一間土坯房倒是能住人,但阿芳剛生了孩子,不好挪動,不方便搬回去。

因此李叔獨自回了自己家裏,李嬸兒借住在了劉雷雨家,照顧阿芳坐月子。

李嬸兒雖然腿腳不便,但處處要強,自己用一雙手撐著來去自如,做飯洗尿布樣樣能行,還幫著把屋子收拾的幹淨利索。

楊氏每天得了空,就坐在自家院子裏,與李嬸兒聊聊家常,逗著吳成的小兒子玩。

小家夥剛剛學會走路,一顛一顛跑起來歪歪扭扭的,又愛笑又淘氣,雖然不會說話,也哄得楊氏天天喜笑顏開。

沒幾天,小家夥就粘著楊氏,連晚上睡覺也要靠著楊氏睡。

這下劉雷雨連想找楊氏說句話,都輪不上了。

阿瑤更喜歡阿芳新生的小女兒,別看是八個月的早產兒,但小丫頭能吃會長,每天光是窩在阿芳懷裏喝奶就要喝上十來遍,夜裏也要起來吃好幾回。

吃得多長得快,小丫頭見風長,不幾天的功夫就長大了一圈,脫去了出生時的瘦猴樣兒,粉嘟嘟白嫩嫩惹人喜愛。

阿瑤總是忍不住去看小丫頭,逗她笑逗她玩。

劉雷雨畢竟是“男兒身”,不方便進阿芳坐月子的房間。

每天阿瑤要來劉雷雨家好幾回,但一來就去看小丫頭,劉雷雨被晾在一旁,隻能坐在房間外頭老遠的地方,豎著耳朵聽聽阿瑤哄孩子時的笑聲。

就算有時阿瑤留在劉雷雨家裏吃飯,飯桌上也隻聽見阿瑤和楊氏兩個人不停地說著吳成家的兩個孩子。

劉雷雨滿耳朵裏都是孩子孩子孩子,想插句話也插不進去。

她一邊往嘴裏扒著飯菜,一邊看著眉飛色舞的阿瑤和母親,隻覺得味同嚼蠟難以下咽。

甚至,劉雷雨心裏開始焦急的期盼起來,她每天數著日子,就盼著吳成早點回來,把他的妻兒老小全帶回去吧。

第59章

吳成一直沒回來, 劉雷雨每天像個透明人一樣生活在家裏。

以前楊氏熱衷於拉著劉雷雨學針線學廚藝,自打李嬸兒住進來之後, 楊氏再也不喊劉雷雨了。

她連給劉雷雨做的鞋, 都隻做到一半就撂下了。

每天都忙著給吳成的兒子做新衣裳!

劉雷雨哀怨的跟母親質問過一回, 母親居然義正言辭的告訴她,現在劉雷雨是男子裝扮, 家裏有外人借住,男人家拿針動線的像什麼樣?再說君子遠庖廚, 母親都是為了劉雷雨好啊!

看看, 母親連理由都找的這麼冠冕堂皇。

劉雷雨硬是無話可說,隻能把滿腔的辛酸往肚裏咽。

就連阿瑤也是。

劉雷雨眼巴巴的跟阿瑤說,上回送的鞋墊丟了, 她還想要一雙新的。

阿瑤倒是沒敷衍她, 第二天就給她做了新鞋墊送來,但新鞋墊上素麵朝天,連個花邊都沒有。

反倒是吳成的小女兒,得了阿瑤親手做的虎頭鞋。

那虎頭鞋可好看了!

大紅的鞋頭上麵用金線繡了一個正氣淩然的“王”字, 兩隻老虎耳朵上頭各掛在了一個小鈴鐺,還用絲線專門編織成了老虎的胡須,一雙虎目炯炯有神。

劉雷雨看看繡的栩栩如生的虎頭鞋,再看看自己的樸素鞋墊,簡直悲從中來。

最終也隻能進到靈玉空間裏,跟小嫩芽說說話。

小嫩芽最近沒什麼動靜,還是原來的模樣。

劉雷雨倒希望小嫩芽快點長大, 開花結果,最好結出一個胖娃娃來,到時候她抱出去,讓阿瑤和母親羨慕去。

她忍了又忍,終於到了正月十五這天,她無論如何也忍不住了。

一大早起來,劉雷雨還沒出房間門,就聽見廚房裏頭傳來熱熱鬧鬧的說笑聲。

她扁著嘴不高興的走到廚房門外一瞧,楊氏跟李嬸兩個人正在準備做元宵。

楊氏正在灶上煮紅豆,準備熬豆沙。

紅豆是李嬸從家裏拿來的,都是去年新收的新紅豆,一顆顆又大又紅顆粒飽滿,看著就好吃。

昨天李嬸就把紅豆淘洗幹淨了,用冷水泡了一夜。

今早直接把泡好的紅豆撈出來,放進鍋裏加冷水煮。

煮到紅豆開裂之後,就要掀開鍋蓋,用大火熬煮,將鍋裏的水分燒幹。

一邊熬的時候一邊還要用勺子在鍋裏不停攪拌,把紅豆的殼給碾碎。

這時候,鍋裏紅豆湯的香氣四溢,劉雷雨站在廚房門外都勾的食指大動。

她看見母親取了碗來,在碗裏放了些糖,舀出一勺熱氣騰騰的紅豆湯倒進碗裏,用勺子細心的調勻。

甜甜的紅豆湯可好喝了,劉雷雨心想母親果然還是想著自己的。

她抬腿往廚房走去,想接了紅豆湯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