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雷雨特地問了買靜山的價錢,倒跟她之前打聽的一樣,連牙人的牙傭和交給官府的契稅全都算上,五百兩也足夠了。

唯一令劉雷雨沒想到的是,靜山竟然已經有主了。

有主的山頭劉雷雨要想買,那得主家肯賣才行。

不過,牙人告訴劉雷雨,這些有主的山頭,一般都是在高門大戶人家手裏,那樣的門戶除非破敗了,否則是不可能為了區區五百兩銀子,就將家產變賣了。

劉雷雨一聽,臉上明顯露出了失望的神色,扭頭要走。

但牙人哪裏舍得就這麼讓劉雷雨走了,能出得起五百兩買山頭的主顧,買賣若做成了,牙人也能得不少牙傭。

於是那牙人拉著劉雷雨一個勁的推銷其他的山頭。

可雙鋒山旁邊就隻有一座靜山,翻過靜山的另一邊,那就太遠了。

劉雷雨想買靜山,本來就是圖不用跟阿瑤分開,她哪裏肯往遠的地方去呢。

牙人說的口幹舌燥,一看劉雷雨絲毫不動心,知道再說下去這筆買賣要黃。

最終,那牙人沒辦法,隻好應下劉雷雨,會去幫著找靜山的主家探探口風。

劉雷雨臉上終於露出一點喜意來,她也不叫牙人白問,當場給了牙人二十文錢,喝茶吃果子。

從牙行出來,劉雷雨和阿瑤又在街邊吃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

兩人吃的額頭冒汗,坐在餛飩攤前閑聊了一會,天色就慢慢暗了下來。

餛飩攤主是位麵相和善的大娘,她端著一盤煎餛飩,走過來跟劉雷雨和阿瑤不好意思的打招呼:“兩位客人可吃好了?今兒是元宵節,我家裏小娃兒鬧著要叫帶她出去看燈呢,得早點收攤回去才行。”

一邊帶著歉意的解釋,大娘一邊將煎餛飩免費送給劉雷雨和阿瑤吃。

其實劉雷雨和阿瑤早就吃好了,阿瑤暗示了劉雷雨好幾回要走,是劉雷雨故意裝沒看懂在這裏磨蹭。

天黑了她就要去換上裙子,跟阿瑤一起賞燈啦。

別看劉雷雨白天時嘴巴答應的爽快,這會兒真到了時候,她一顆心砰砰砰跳的慌得不行。

不過,現在大娘都白送了煎餛飩了,劉雷雨實在不好意思再耗下去。

她麻溜的結了餛飩的賬錢,還悄悄在碗底多塞了一文錢抵煎餛飩的錢。

隨後,阿瑤領著劉雷雨快步走到馬車前,她衝著馬車一努嘴,眉眼笑的彎起來:“快去車裏換衣服吧!”

第61章

阿瑤與劉雷雨去黑甕城看燈會了, 她倆並不知道,就在她倆前腳剛從家裏離開之後, 後腳阿瑤家就來了人。

不是旁人, 竟然是陳達、孫氏和王文一家三口。

這可真是稀奇了, 自打好幾年前陳達跟孫氏成了親,就再也沒有回過雙鋒村。

而孫氏和王文更不用說, 她倆壓根就沒有來過這裏。

整整數年連逢年過節都想不起來自己還有個親爹的陳達,居然在正月十五這天, 帶著妻兒老小, 手裏拎著大包小包的回來了!

他們三一進村口,陳達和孫氏就下了車,兩人手上提滿了大包小包, 熱情的跟沿途的村鄰打招呼。

“喲, 張叔,王嬸兒,你們都在這兒呢,新年吉祥啊, 給您們拜個晚年!”

“你,你不是陳濟民家的那小子?哎這可不是有十年沒見過了啊!”

靠在自家院牆外頭曬太陽的老人有點不大願意搭理陳達,他隨口敷衍一句,臉上露出不屑的鄙夷神色來。

老人是為陳濟民打抱不平,這個兒子養的真不值,小時候含辛茹苦的養大,結果到頭來卻對陳濟民不聞不問, 連自己的親生女兒也不要,扔給老頭子養著這麼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