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2 / 3)

“還有那個小妾扶正的張夫人,她是張皇後的堂姐,金太夫人很喜歡張夫人,畢竟以前是共過患難的家人。”

“這對夫妻平時行事正派,憐貧惜弱,廣結善緣,雖是半個外戚,但從來不像壽寧侯他們飛揚跋扈,他們能有什麼事情呢?你別疑神疑鬼的了。”

話雖如此,但是陸善柔腦子都是履曆上那句“弘治四年,徐瓊回京,升遷禮部左侍郎”。

每個人對年份的記憶不一樣。

有些年份就像流水,過去的毫無痕跡。

有的年份,就是一塊礁石,無論風吹浪打,都巋然不動,就像發生在昨日。

弘治四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夜,陸家滅門。

因此,陸善柔對這一年極為敏[gǎn],隻要看到這個年份,就會觸發她的記憶,引起她的聯想。

十四年過去了,這已經成為她的本能反應,無論看見還是聽人說“弘治四年”,她心裏的創傷就會發作,痛徹心扉。

弘治四年,有人高升,有人滅門。

陸善柔強忍住內心的悸動,問道:“徐瓊和張夫人現在在何處?他們……還活著嗎?”

牟斌說道:“當然還活著,這麼重要的人物若是去世,朝廷和皇室都會派人大張旗鼓的去憑吊的。”

這時履曆剛好傳到了魏崔城的手上,他念道:“弘治十三年,徐瓊辭了禮部尚書之位,告老歸鄉,回到江西老家,皇上封徐瓊太子太保、光祿大夫、官居一品,賜給蟒袍玉帶、白銀黃金,以示恩寵。他們夫妻都在江西金溪。”

這種元老級別的朝廷大員,辭官之後一般會封太子太保之類的虛職,依然是官身,以表示皇上對他們的恩寵,隻是沒有具體職務了,無論衣錦還鄉,還是將來死後的墓誌銘、供後人憑吊的牌位等等,太子太保這種一品大官的頭銜寫上去也好看,光宗耀祖。

牟斌說道:“目前他們都在京城——去年秋天的時候,金太夫人屢屢生病,張夫人得了消息,就和徐瓊回京了,探望嬸娘金太夫人。金太夫人的病時好時壞,反正一直沒好徹底,他們就留在京城。”

自打張皇後的父親昌國公死後,張皇後把就把母親金太夫人接到了紫禁城居住,雖不是太後,但幾乎是太後的待遇,享受富貴,但是去年叛逆期的太子陶朱因鄭旺妖言案,而懷疑自己的身世,逃出宮外,微服私訪,金太夫人就氣病了。

後來陶朱一次次對貪財好色親舅舅壽寧侯失望,還坐視侍衛麥穗一連殺了兩個金家的表哥,由此和母族產生了難以彌補的隔閡,金太夫人的“病情”就加重了。

張家人的富貴,目前來自於張皇後這個金鳳凰。

但是張家人以後的富貴,絕對要仰仗太子陶朱啊!

所謂心病難醫。金太夫人剛開始隻是裝病,後來是真病了。

隨著陶朱和母族張家的關係鬧的越來越僵,金太夫人的病總是好不了,好像要徹底走了的樣子,壽寧侯府已經準備好了做白事的東西,衝一衝。

張夫人和夫婿徐瓊就一直留在京城,沒有回江西。

陸善柔聽到這個“好消息”,連忙繼續問道:“他們住在何處?”

牟斌說道:“以前的尚書府是禦賜的,徐瓊告老還鄉後,就回收官中了,目前他們住在張皇親街,張夫人的娘家。”

張皇親街住的都是張家人,占了整整一條街。

以前陸善柔等人去壽寧侯府救鳳姐的時候,就曾經去過這條街。

萬萬沒有想到,徐瓊和張夫人就住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