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寶哥兒
北渭郡王蔡文征是當今天子的親侄子,早年又在奪嫡政變時出了一份力,現如今天子穩居皇殿之上,他便從中得到了好處,常年下來也成了人人都不敢得罪的皇親國戚,日子過的好不逍遙。
蔡文征有一個正妻兩個妾室,除去一個嫡長子外,其餘兩個妾室皆是一兒一女,奈何正妻去的早,人丁也談不上多興旺。
郡王府家規森嚴,老郡王在世時為了防止兄弟間互相殘殺爭位便早早就立下了規矩——
不論男女老幼,府中一切皆以嫡子為重,幸而嫡子天生聰慧,自小養在老太太手下,雖說沒得到蔡文征親自傳道解惑,但卻深得蔡文征心意。
若說日子如果就一直這樣過下去,那郡王府必定兄友弟恭,嫡庶有序,不會多有紛爭,可偏偏這個嫡出的王長子是個病秧子,雖天生聰慧卻自小體弱多病養在深宅鮮少露麵。
十幾年間時時傳出病危的消息,這便讓原本就有異心之人動起了歪心思,好在郡王府多年深得聖恩蒙寵又財權勢大,金貴藥材名醫禦醫更是連年不斷進府奉上,又有老太妃坐鎮庇護嫡孫,這才將將保住多病體弱的王長子,這不一晃便到了二八之年。
“要我說咱們寶哥兒現如今也有十六了,終身大事也要考慮一下了。”
說話的婦人衣著華麗,雖年至中年卻因常年保養不曾勞累,歲月並未在她的臉上留下過多痕跡。
她言語間柔聲細語,彎起的嘴角盡顯長輩般的慈愛,但仔細看去卻能發現她嘴角的微笑帶著些許的漠然,讓人無論如何都生不起親近之心。
此人便是郡王妃安芷蘭,其實她並不是王長子的親生母親,寶哥兒的生母安芷嫣是老太妃方清韻的遠房堂妹所出,奈何原本的郡王妃安芷嫣身體多年抱恙,生下寶哥兒後更是大動元氣傷了根本不久便撒手人寰。
安家雖說不是從政的仕途之家,但卻是晉京城裏的商賈首富,家中生意遍布五湖四海,為求朝廷庇護才費盡心思與郡王府結了親,如今郡王妃一去,他們擔心沒了和郡王府的這層關係便會從此失去朝廷的庇護,安建啟又急匆匆的找到方清韻,想將自己的庶出女兒嫁進郡王府,先前老太妃是不同意的,自家好歹是郡王府,將一個庶女娶進門做郡王妃成何體統。
第二日,安建啟便帶著老王妃方清韻的堂妹方清瑤來了王府,先是安建啟立了保證,將妾室所生的庶女安芷蘭從此記在正妻方清瑤名下,後有方清瑤哭天抹淚的說道——
“堂姐啊,我福薄兒,就生了一個獨女嫣姐兒,這身子就一直不爭氣,再沒有為安家生個一兒半女,哪知道這嫣兒福更薄兒,竟也不是個享福的命,昨兒個夜裏老爺說把蘭姐兒記在我名下,還說為安我的心,要將蘭姐兒的生母送去鄉下莊子裏養著,沒生個嫡子出來我愧對安家啊,堂姐,怎麼說咱們都是一家人,這嫣兒走了以後,我也沒了依靠,我也是真的沒辦法了,你可得幫妹妹一把啊。”
最後,老太妃終是點了頭,方清瑤離開王府的時候還拉著老太妃的手保證道——
“堂姐你放心,這蘭姐兒最是像嫣兒了,也是個聰明賢惠的,堂姐你的好,我...我和安家記你一輩子!”
安芷嫣死後的第二年就將安芷蘭嫁了進來,兩人雖說是姐妹,但一個嫡出一個庶出,其中關係並不算親厚,不過再疏離也比外人要好,說出去畢竟是自家妹妹,怎麼都是好聽的,再加上安芷蘭為人處事也得當妥帖,府中的一切事物但凡經她的手也能打理的僅僅有條,於是日子一長便順理成章代替死去的姐姐坐上了郡王妃的位置,這在安家看來終於是安了心。
“是啊,孩子都長大了。”